[1] |
夏向阳, 蒋戴宇, 曾小勇, 龚芬, 吴小忠, 华夏, 罗彦鹏, 石超. 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J]. 中国电力, 2024, 57(11): 70-77. |
[2] |
董福贵, 夏美娟, 李婉莹. 基于PSO-GWO的省级能耗强度预测与碳减排潜力估算[J]. 中国电力, 2023, 56(9): 226-234. |
[3] |
陈子含, 滕伟, 胥学峰, 丁显, 柳亦兵. 基于图卷积网络和风速差分拟合的中长期风功率预测[J]. 中国电力, 2023, 56(10): 96-105. |
[4] |
韩子颜, 王守相, 赵倩宇, 郑志杰. 计及分时电价的5 G基站光储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J]. 中国电力, 2022, 55(9): 8-15. |
[5] |
李文武, 石强, 李丹, 胡群勇, 唐芸, 梅锦超. 基于VMD和PSO-SVR的短期电力负荷多阶段优化预测[J]. 中国电力, 2022, 55(8): 171-177. |
[6] |
徐宇颂, 邹山花, 卢先领. 基于特征选择和组合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J]. 中国电力, 2022, 55(7): 121-127. |
[7] |
黄书民, 蒋林高, 李志川, 杨光绪, 宋福根. 基于PSO寻优与DBN神经网络的电晕损耗预测[J]. 中国电力, 2022, 55(6): 95-102,214. |
[8] |
樊江川, 于昊正, 刘慧婷, 杨丽君, 安佳坤. 基于多分支门控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J]. 中国电力, 2022, 55(11): 155-162,174. |
[9] |
杨胡萍, 余阳, 汪超, 李向军, 胡奕涛, 饶楚楚. 基于VMD-CNN-BIGRU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J]. 中国电力, 2022, 55(10): 71-76. |
[10] |
曾囿钧, 肖先勇, 徐方维, 郑林. 基于CNN-BiGRU-NN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J]. 中国电力, 2021, 54(9): 17-23. |
[11] |
方日升, 林耀东, 江伟, 黄霆, 徐振华, 吴丹岳, 陈志, 苏毅, 林济铿. 调速侧电力系统稳定器优化设计方法[J]. 中国电力, 2021, 54(9): 74-82. |
[12] |
庄家懿, 杨国华, 郑豪丰, 张鸿皓.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CNN-LSTM-XGBoost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J]. 中国电力, 2021, 54(5): 46-55. |
[13] |
陈岩, 靳伟, 王文宾, 李会彬, 韩胜峰, 王一鸣, 钟嘉庆. 基于电动汽车分群的“风-网-车”联合消纳调度策略[J]. 中国电力, 2021, 54(4): 107-118. |
[14] |
于国强, 崔晓波, 史毅越, 汤可怡, 张天海. 基于改进群优化算法的深度调峰机组一次调频建模[J]. 中国电力, 2020, 53(6): 147-152. |
[15] |
曹生让, 丁晓群, 王庆燕, 张静. 基于反向云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无功优化[J]. 中国电力, 2018, 51(7): 2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