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邱洁, 梁财豪, 朱永强, 夏瑞华. 考虑氢能储运特性的配电网集群划分与氢能系统选址定容策略[J]. 中国电力, 2024, 57(8): 12-22. |
[2] |
周专, 苗帅, 袁铁江. 提升风电消纳的绿氢钢铁冶炼系统动力学建模[J]. 中国电力, 2024, 57(8): 36-45. |
[3] |
孙东磊, 孙毅, 刘蕊, 孙鹏凯, 张玉敏. 计及多层级配电网的分布式新能源最大消纳空间分解测算[J]. 中国电力, 2024, 57(8): 108-116. |
[4] |
徐树文, 卓谷颖, 李壮, 刘敏, 穆清. 基于PSD-BPA数据的ADPSS大电网电磁暂态转换建模方法与软件实现[J]. 中国电力, 2024, 57(8): 182-189. |
[5] |
高政南, 姜楠, 陈启鑫, 徐江, 王海利, 辛力, 徐青贵. 德国电力市场能源转型建设及启示[J]. 中国电力, 2024, 57(6): 204-214. |
[6] |
李咸善, 丁胜彪, 李飞, 李欣. 考虑水电调节费用补偿的风光水联盟优化调度策略[J]. 中国电力, 2024, 57(5): 26-38. |
[7] |
田鑫, 王林钰, 冀星沛, 韩新阳. 基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政策要求的电网规模预测及优化需求[J]. 中国电力, 2024, 57(2): 1-8. |
[8] |
康俊杰, 赵春阳, 周国鹏, 赵良. 基于熵权-德尔菲法的源网荷储多能互补项目布局评估方法[J]. 中国电力, 2024, 57(12): 120-131. |
[9] |
梁海深, 王康丽, 宋红宇, 郝金娜, 肖峻. 配电网柔性度对分布式发电消纳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分析[J]. 中国电力, 2024, 57(10): 36-45. |
[10] |
晁文浩, 袁至, 李骥. 计及电转气-风-火-核-碳捕集的多源联合系统优化调度[J]. 中国电力, 2024, 57(1): 183-194. |
[11] |
刘硕, 张梦晗, 于松泰, 向明旭, 杨知方. 计及跨区备用辅助服务互济的互联电网出清方法[J]. 中国电力, 2023, 56(9): 35-47. |
[12] |
许凌, 张希鹏, 曹益奇, 张丙金, 董成, 谭振飞. 考虑备用互济的省间现货电能与备用耦合出清模型[J]. 中国电力, 2023, 56(9): 48-56. |
[13] |
任景, 高敏, 程松, 张小东, 刘友波. 面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西北电力电量平衡机制[J]. 中国电力, 2023, 56(9): 66-78. |
[14] |
齐步洋, 卓振宇, 杜尔顺, 张宁, 康重庆. 考虑储能装置寿命的电网侧规模化电化学储能规划与评估方法[J]. 中国电力, 2023, 56(8): 1-9,47. |
[15] |
彭生江, 杨德州, 孙传帅, 袁铁江, 刘永成. 基于氢负荷需求的氢能系统容量规划[J]. 中国电力, 2023, 56(7): 13-2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