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含笑, 单思珂, 魏书洲, 于立元, 王帅, 刘美玲, 崔盈.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煤电碳足迹评估[J]. 中国电力, 2024, 57(7): 227-237. |
[2] |
张永, 尹朝强, 刘宇钢, 张斌, 莫春鸿, 王朝阳. 风煤比对超超临界机组变负荷瞬态特性的影响[J]. 中国电力, 2024, 57(3): 224-232. |
[3] |
葛铭, 姜志成, 吕智嘉, 王佳杨, 仇召宏, 张守玉. 粉量分布不均对1000 MW机组对冲锅炉的影响及调整[J]. 中国电力, 2024, 57(1): 219-229. |
[4] |
姚力, 郑海峰, 单葆国, 谭显东, 许传龙, 徐志成. 基于数据驱动机会约束的发电企业电煤采购及库存优化模型[J]. 中国电力, 2023, 56(6): 176-184. |
[5] |
伊超, 滕达, 宋绍伟, 陈鸥. 喷淋法燃煤电站烟气冷凝水回收系统应用分析[J]. 中国电力, 2023, 56(11): 226-235. |
[6] |
董洁, 乔建强. “双碳”目标下先进煤炭清洁利用发电技术研究综述[J]. 中国电力, 2022, 55(8): 202-212. |
[7] |
刘习文, 彭卓寅, 胡新强, 叶泽, 何会学, 蔡睿, 魏文博. 燃煤火电厂年度燃料成本最小化决策模型及应用[J]. 中国电力, 2022, 55(6): 202-207. |
[8] |
刘含笑, 吴黎明, 赵琳, 于立元, 郦建国, 崔盈. 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器减排及能效特性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5): 196-203. |
[9] |
张志勇, 莫华, 王猛, 帅伟. 600 MW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控制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5): 204-210. |
[10] |
张国柱, 张钧泰, 文钰, 杨凯旋, 刘明, 刘继平. 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及水回收系统变工况特性和调控策略[J]. 中国电力, 2022, 55(4): 214-220. |
[11] |
孙尊强, 郑成航, 周灿, 王圣, 马修元, 叶毅科. 燃煤电厂典型除尘器运行现状分析及优化[J]. 中国电力, 2022, 55(11): 194-201. |
[12] |
陈晨, 贾舒雅, 刘丁嘉, 贾海威, 张颖, 曲艳超. 平板式抗砷中毒SCR脱硝催化剂在高砷烟气中活性变化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11): 202-208. |
[13] |
王彦哲, 周胜, 姚子麟, 欧训民. 中国煤电生命周期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相互影响建模分析[J]. 中国电力, 2021, 54(8): 128-135. |
[14] |
刘志坦, 姚杰, 庄柯, 喻乐蒙, 周凯. 燃气轮机与燃煤机组SCR脱硝催化剂特性比较[J]. 中国电力, 2021, 54(6): 145-152. |
[15] |
朱法华, 许月阳, 孙尊强, 孙雪丽, 王圣. 中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实践与启示[J]. 中国电力, 2021, 54(4):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