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5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9-07-05
    目录
    目录
    2019, 52(7):  0-0. 
    摘要 ( )   PDF (72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泛在电力物联网——先进信息与通信技术
    面向电力场景的量子保密通信纠缠退化理论模型
    李维, 陈璐, 刘少君, 冯宝, 赵新建, 严东
    2019, 52(7):  1-5,1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6022
    摘要 ( )   HTML ( )   PDF (59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纠缠态作为信息载体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中,纠缠是其中的核心资源。如何保证通信中双光子态的纠缠度是量子保密通信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了基于单模光纤的量子保密通信过程中的环境噪声,特别是电力架空光缆所处恶劣环境引入的噪声,可能导致量子纠缠退化的模型。分别从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和吸收系数的各向异性讨论了环境噪声引起的量子纠缠横向退相干和纵向退相干效应。研究结果将对基于纠缠技术的量子保密通信在电力系统及其他恶劣电磁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于后选择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
    于浩, 冯宝, 潘子春, 卓文合, 李振伟
    2019, 52(7):  6-1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11052
    摘要 ( )   HTML ( )   PDF (36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VQKD)是利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承载密钥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与电力系统普遍采用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相比,其具有设备简单、探测效率高、兼容性好等优点,成为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热点。然而,量子态在量子信道中的传输衰减严重限制CVQKD传输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后选择方法的CVQKD协议,且不需要额外的单光子源。研究结果表明,该后选择方法中测量值越大的物理量被保留下的概率越高。该方法可以简化并降低连续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实现的成本,为探索出电力网络的量子保密通信方案提供研究思路。
    基于FPGA的电力巡线无人机硬件加密通信方法
    罗昊, 苏盛, 杨浩, 林楠, 袁晨
    2019, 52(7):  11-1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903080
    摘要 ( )   HTML ( )   PDF (37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力巡检无人机无线通信主要依赖跳频通信机制予以防护,攻击方可监听单频点获取跳频序列进行破解,夺取无人机控制权。针对专业级巡线无人机作业场景下的安全防护需求,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硬件加密通信与认证防护方法。该方法模仿智能电表硬件加密通信方式,为无人机配置嵌入式加/解密模块(embedded secure access module,ESAM);在无人机起飞配对时,将该无人机的密钥传输至遥控器,并按所给密钥进行FPGA重编程,飞行控制中即可实现基于ESAM模块和FPGA对称硬件加密方式的身份认证与加密通信,保障专业级巡线无人机的安全。所提方法在无人机端及遥控器端均为硬件加/解密,可满足无人机实时指令响应速度需求。
    基于YOLO的无人机电力线路杆塔巡检图像实时检测
    郭敬东, 陈彬, 王仁书, 王佳宇, 仲林林
    2019, 52(7):  17-2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12028
    摘要 ( )   HTML ( )   PDF (41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机巡检已成为电力线路灾后巡检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的无人机巡检仍主要通过人工方式评估线路灾损,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率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YOLO)的实时目标检测模型,用于灾后根据无人机巡检视频实时检测电力杆塔的状态。通过对倒断类杆塔图像进行数据增广,解决了杆塔类别不平衡问题。通过使用K-means算法对杆塔数据集的目标框进行重新聚类,改进了YOLO算法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检测多种环境下多种尺度的杆塔目标。改进后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召回率和交并比(IoU)较改进前有所提高,且平均均值精度(mAP)达到94.09%,检测速度达到20帧/s。此外,也对更快的简化版YOLO模型进行了测试,检测速度能达到30帧/s。
    基于差分定位的输电线路多旋翼无人机智能巡检
    曾懿辉, 何通, 郭圣, 熊勇良, 崔颖铷, 左剑, 罗昊
    2019, 52(7):  24-3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9113
    摘要 ( )   HTML ( )   PDF (41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人工操作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巡线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工操作无人机难以标准化、规范化,导致巡线时间偏长或多发坠机等问题,围绕南方电网公司提出的无人机无人操控自主巡线目标,制定了基于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的输电线路多旋翼无人机智能巡检方法。该方法在载波相位差分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支撑下,首先由人工操控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检,再根据记录的巡检航迹提取航拍控制轨迹点精确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和每一航拍点的摄像头俯仰角度等信息,制定该线路的自主巡检方案。进行自主巡航时沿设定的轨迹控制点按预设角度进行航拍,实现无人机巡航的流程化和标准化。现场测试效果表明,无人机利用所提方法可在强电磁场环境下快速准确地完成定点巡航任务,为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无人机安全巡线作业奠定了基础。
    基于YOLOv2网络的绝缘子自动识别与缺陷诊断模型
    赖秋频, 杨军, 谭本东, 王亮, 傅思遥, 韩立伟
    2019, 52(7):  31-3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6102
    摘要 ( )   HTML ( )   PDF (42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无人机或机器人获取的输电线路绝缘子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框架(YOLOv2)网络的输电线路绝缘子在线识别与缺陷诊断模型,训练YOLOv2网络学习复杂背景下各种绝缘子的特征并准确识别,结合边缘检测、直线检测、图像旋转和垂直投影方法,对识别出各种状态的绝缘子进行缺陷诊断。输电线路巡检图像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绝缘子自动识别与缺陷诊断方法能迅速准确地从输电线路巡检图像中识别出绝缘子,并诊断出绝缘子是否破损以及缺陷位置,有利于提升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水平。
    新能源——多能互补系统
    基于演化博弈的车网双向互动策略研究
    程宏波, 李志成, 王勋, 曾晗, 张宇, 康琛, 辛建波
    2019, 52(7):  40-4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5114
    摘要 ( )   HTML ( )   PDF (59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量庞大的车载电池将成为电网削峰填谷的重要资源,制定合理的放电电价有利于调动车网双方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以电动汽车用户和电网公司收益均衡为目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车网双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车网动态演化稳定过程,得到了满足双方利益需求的放电电价范围。算例结果表明:放电电价存在特定的响应范围,只有在该范围内,车网双方才可以从中受益,从而实现良性互动。可为电网公司放电电价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计及光储荷特性的直流微网低压穿越控制策略
    李妍, 王展, 黄迅, 张慧媛, 何大瑞
    2019, 52(7):  47-5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905107
    摘要 ( )   HTML ( )   PDF (68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并网运行的直流微网低电压穿越问题,分析了光储荷直流微网系统构成及运行原理,得出了直流母线电压解析表达式。基于不同电压跌落幅度及变流器最大承载电流限制,提出了一种计及光储荷特性的母线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依据母线电压波动幅度和微网功率状态,综合调整各单元运行模式来实现系统低电压穿越,提升了系统低电压穿越期间功率平衡及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水平。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对直流母线电压更好的控制效果。
    基于协调负荷调度模型的蓄热采暖解耦方法
    雷昳, 刘明真, 林开敏
    2019, 52(7):  55-62,13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11005
    摘要 ( )   HTML ( )   PDF (8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三北”地区冬季受煤电机组供热期、水电机组枯水期、风电机组大发期的相互叠加影响,出现巨额弃风和环境污染问题。将具有可控特性的蓄热电采暖作为调峰调度资源,在调峰困难时段降低CHP强迫出力并实现移峰填谷,增加风电冬季上网空间,形成源荷互动的负荷调度模式。首先研究CHP机组电-热耦合特性,然后构建风电-蓄热补偿的热电解耦方案,以系统运营成本最小和系统污染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多目标负荷调度模型,最后采用修正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小生境技术保持Pareto解集的多样性。算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电锅炉蓄热式调度方案可以有效消纳风电,达到环境和经济指标的综合最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风光互补出力特性的可消纳容量研究
    程临燕, 冯艳虹, 徐林
    2019, 52(7):  63-68.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607073
    摘要 ( )   HTML ( )   PDF (62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传统风电消纳方法不适用于风光互补地区消纳容量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有效计算新能源可消纳容量的方法。首先在现有风电、光伏的全年出力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风电、光伏规划比例得到风光互补全年出力数据;然后计算得到风光全年同一小时有效出力值;最后结合夏、冬季典型日和供暖小负荷日3个典型日每小时系统调峰裕度,计算得到每小时可消纳风光装机容量,综合比较分析得到可消纳新能源容量。以2019年张南地区为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快速有效性。
    电网
    基于台风路径预测信息的输电杆塔累积损伤模型研究
    汤奕, 徐香香, 陈彬, 易弢
    2019, 52(7):  69-7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12026
    摘要 ( )   HTML ( )   PDF (41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台风可能对所经区域的输电杆塔造成物理破坏并引发大面积停电。为协助电力部门准确预估台风天气下杆塔倒塔的风险并提前调配和部署防台物资,建立了一种基于台风路径预测信息的输电杆塔累积损伤模型。首先,根据气象台短期台风预报信息、采用网格方式确定受台风影响的风险杆塔;其次,充分结合短期和短时双时间尺度台风基本信息和杆塔地理位置信息,预测杆塔受台风影响的累积作用时间和风速;第三,构建了单位时间内强台风下杆塔因塑性疲劳发生倒塌的低周疲劳损伤数学模型,并利用改进泊松公式求取不同台风作用时间、风速和地理位置的杆塔倒塔概率;最后,基于直流潮流算法优化计算电网最小负荷损失。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
    特高压GIL技术综合标准化研究
    何洁, 崔博源, 王浩, 张鹏飞, 李志兵, 陈双, 腾云
    2019, 52(7):  78-8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8169
    摘要 ( )   HTML ( )   PDF (34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或GITL)技术标准的协调性和系统性,把综合标准化理论应用到特高压GIL技术领域。立足于国内相关技术和标准的现状,借鉴其他行业综合标准化的研究和应用,以特高压GIL设备及其各个环节为工作对象,分析相关要素,构建了特高压GIL技术标准综合体框架,完善框架中4个子领域的内容,确定了包含45项技术标准的综合体,其中22项标准需要新制定,并提出了标准项目工作的建议。
    线路绝缘子非均匀染污方法及污闪特性
    刘琴, 王易雯
    2019, 52(7):  84-9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901006
    摘要 ( )   HTML ( )   PDF (79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人工污秽试验中绝缘子染污采用均匀涂抹,而自然污秽受风力、雨水、绝缘子形状、污秽粒径等因素影响,在绝缘子表面非均匀累积,非均匀积污对绝缘子U50%产生影响,通过对多地区、大范围绝缘子自然积污特性研究,获得不同伞形绝缘子上下表面积污特性的差异性规律,提出了基于绝缘子自然积污规律的上下表面非均匀染污方法,开展了交/直流电压下绝缘子非均匀染污人工污秽试验,获得了非均匀染污下污闪特性曲线,采用绝缘子上下表面非均匀染污方法对绝缘子进行染污更接近绝缘子实际运行工况,人工污秽试验结果更准确合理。试验结果表明:上下表面染污非均匀度越大,U50%值越大;随着染污非均匀度增大,U50%增大幅度减小,逐渐趋于饱和。主要结论对绝缘子串长优化及选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 100 kV长距离直流输电线路接地线感应电流分布及拆除方案
    李慧奇, 任红昕, 郭鑫, 刘承志, 张永奈, 刘大平
    2019, 52(7):  92-98.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5142
    摘要 ( )   HTML ( )   PDF (38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近1 000 kV 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架设输电线路,挂接地线是防止感应电危害施工人员安全的有效措施。为了确定施工中输电线路接地线感应电流分布和接地线拆除方案,基于ATP-EMTP电磁暂态程序,建立了±1 000 kV 吉泉直流输电线路长距离并行同塔双回1 000 kV 交流输电线路的模型。计算了施工中直流线路中的感应电流,分析了线间距离、并行长度、线路高度和土壤电阻率等因素对感应电流的影响。最后,针对地线的拆除顺序提出了相应的接地线拆除方案。
    发电
    槽塔结合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机组性能分析
    杨晖, 段立强, 王振, 刘玉磊
    2019, 52(7):  99-10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3131
    摘要 ( )   HTML ( )   PDF (47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化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以其储量巨大、便于获取、无污染的优势,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发展。以国内某1 000 MW 超超临界机组作为基准系统,提出了一种同时集成槽式、塔式太阳能集热子系统的新型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分析了系统的节煤量、光电效率、锅炉热效率,同时对集成系统的经济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集成系统比传统燃煤电站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THA工况下集成系统的节煤量约9 g/(kW·h)。随太阳能取代比例的增大,集成系统的光电效率最大为25.55%,太阳能侧平准化度电成本为0.81 元/(kW·h),低于目前的纯光热电站上网电价1.15 元/(kW·h),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变工况动态特性分析
    吕培鑫, 庞力平, 李明, 段立强, 杨勇平
    2019, 52(7):  108-11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4066
    摘要 ( )   HTML ( )   PDF (47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600 MW亚临界机组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选择夏至日全天100%THA、75%THA、50%THA3个运行工况,使用TRNSYS瞬态模拟软件,在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条件下,对接入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后机组运行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不同工况下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运行受到太阳能辐照波动的影响,变工况下的系统主要参数变化与流量变化密切相关,太阳能系统运行时锅炉主蒸汽温度升高,烟温降低,压力降低,负荷越低光电转化效率越低。在变工况过程中太阳能接入锅炉会造成主汽温度的升高,必须采取动态喷水减温措施控制主蒸汽温度,维持太阳能侧和锅炉侧的换热平衡。
    电站轴流引风机叶片通过频率振动超标问题机理分析及治理
    许剑, 夏小飞, 李凯伦, 郑金, 王星, 马翔
    2019, 52(7):  117-12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11102
    摘要 ( )   HTML ( )   PDF (46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广泛调研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国内燃煤发电机组轴流引风机在环保改造后普遍存在的叶片通过频率振动超标问题,通过以国内某电厂引风机叶片通过频率振动治理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叶片通过频率振动超标现象的内在机理及治理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均匀度、机壳圆度、叶片同步性、叶片形态一致性、叶轮平衡状态、出口烟道形式等多种因素均会对该振动问题产生影响。最后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叶片通过频率超标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该研究结果及治理经验可用于治理电站轴流引风机叶片通过频率振动超标问题。
    大型电站烟风管道节能优化及工程应用
    李昊燃, 徐永峰, 马翔
    2019, 52(7):  123-13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7042
    摘要 ( )   HTML ( )   PDF (51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大型火力发电厂烟风管道系统优化机理,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所建方截面烟道和圆截面烟道模型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方截面烟道的内撑杆后存在明显的尾迹涡流区,且流动稳定以后的直烟道有效流动面积仅为烟道截面总面积的79%左右;方截面直烟道和90°弯头的出口速度偏差分别为0.209、0.246,烟道压力损失严重;圆截面烟道内部流动分离相对减少,圆截面直烟道和90°弯头的出口速度偏差分别为0.052、0.146,与方截面烟道相比,压损减少60%以上。同时,通过对某300 MW电厂烟道改造项目的数值计算可知,经过将烟道截面优化为圆形和整体布置优化以后,烟道阻力下降了74.6%,内部流场均匀性得到改善,经济效益明显。
    提升调峰能力的机组供热改造方式优化研究
    宋崇明, 徐彤, 田雪沁, 王新雷
    2019, 52(7):  132-14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5184
    摘要 ( )   HTML ( )   PDF (51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大,同时供热机组占比高,供热期风电和供热机组运行矛盾突出。三北地区供热改造机组规模大,未来其容量将会进一步增长,研究供热改造机组的调峰能力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热电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抽汽供热、高背压供热、耦合热泵供热改造机组进行调峰特性分析,以某300 MW 供热改造机组为例进行调峰能力计算,对提升调峰能力的几种供热改造方式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供热改造方式优化在保证供热需求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调峰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自动电位滴定法检测抗燃油活性氯含量的研究
    明菊兰, 徐恒昌, 钟洪玲, 余璐静, 李海燕, 潘芝瑛, 沈晓明
    2019, 52(7):  141-14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11065
    摘要 ( )   HTML ( )   PDF (42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酸酯抗燃油中活性氯含量的准确、高效测定,对电液控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很有意义。对自动电位滴定方法测量磷酸酯抗燃油中活性氯的原理、仪器设备、检测条件进行了研究;组织了8个实验室、5个样品的协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评价。依据重复性、检测限、回收率及精密度等技术指标,所研究制定的自动电位滴定法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活性氯含量精密度高,检测效率高,且样品处理简单、仪器配置要求不高、分析速度快,可以在电力行业中推广应用。
    节能与环保
    W火焰锅炉SNCR脱硝及其对SCR入口流场的影响
    陈海杰, 马务, 刘贡祎, 高攀
    2019, 52(7):  146-15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8094
    摘要 ( )   HTML ( )   PDF (49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W火焰锅炉NOx排放浓度高,一些电厂采用低氮燃烧+SNCR脱硝+SCR脱硝的耦合脱硝方式,但运行中出现了氨逃逸浓度严重超标的问题。以某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为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辅以实测验证方法研究了锅炉负荷、尿素喷射层流场、氨氮摩尔比等因素对SNCR脱硝及SCR入口流场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SOFA风沿前后墙非等间距布置是造成尿素喷射层速度场及温度场不均的主要原因;随锅炉负荷降低,喷枪层截面平均温度趋向于SNCR最佳脱硝温度,脱硝效率逐渐增加;SCR入口截面温度、流速及NOx浓度分布皆不均匀,随SNCR脱硝效率提高,SCR入口截面NOx浓度分布偏差增大,不同负荷时SCR入口截面NOx相对偏差达35%~53%。SNCR脱硝严重影响SCR脱硝反应器入口NOx浓度均匀性,最终导致SCR氨逃逸浓度严重超标,建议通过优化SOFA风布置及在SCR入口段加装烟气混合器加以解决。
    RESALT技术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浓缩处理中的应用
    晋银佳, 刘泽宇, 尤良洲, 夏守庆, 唐国瑞
    2019, 52(7):  154-16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12121
    摘要 ( )   HTML ( )   PDF (42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电渗析技术的离子重组技术(简称RESALT技术)能够将废水中的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分开,因而可避免形成硫酸钙垢,同时可实现废水的浓缩减量。在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现场进行了脱硫废水处理量为3~4 m3/h规模的RESALT技术中试研究。脱硫废水在RESALT装置中的运行结果表明,利用RESALT技术能够实现硫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的有效分离,并且同时可实现含盐废水的浓缩处理,RESALT装置运行的电耗成本随进水含盐量及浓水含盐量的升高而升高,系统运行无须加药软化预处理,运行的成本主要为电费;以硫酸根、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钠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6 480 mg/L、1 820 mg/L、2 462 mg/L、20 680 mg/L、10 465 mg/L的脱硫废水为例,系统回收率为70%,水处理电耗总计为49.5 kW·h/t,水处理直接成本为22.6元/t。
    SCR脱硝超低排放NOx均匀性优化及安全策略分析
    曲立涛, 李超, 王德鑫, 于洪海, 杜佳, 齐晓辉
    2019, 52(7):  161-16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7048
    摘要 ( )   HTML ( )   PDF (100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使超低排放改造后NOx排放浓度及氨逃逸量始终可控平稳,以某600 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后SCR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SCR反应器出口与总排放口在线监测(CEMS)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反应器出入口流场、NOx、NH3浓度场的测试,结合系统结构特征,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优化调整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入口氨氮摩尔比的不均匀性是导致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调整,有效改善了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的均匀性,降低了氨逃逸量,SCR反应器出口与烟囱总排放口NOx浓度CEMS监测数值基本一致。同时,根据试验得到的反应器出口NH3与NOx关系曲线,提出了NOx的最低安全控制浓度及最佳控制浓度,以便运行控制。
    技术经济
    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下中国各类电源规模及发电成本演化发展
    杜振东, 徐尔丰, 张笑弟, 刘敦楠, 沈舒仪
    2019, 52(7):  168-17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6175
    摘要 ( )   HTML ( )   PDF (27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电力证书市场是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昂,电价附加补贴资金缺口大、来源单一、时间周期长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对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下中国各类电源规模及发电成本演化发展进行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绿色电力证书市场的经济系统分析模型并基于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下各类电源装机容量、发电量、单位综合成本的演化趋势及关键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可再生能源配额比例和绿色电力证书有效期,绿色电力证书不仅能够减少补贴资金并提高补贴效率,而且将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全新的投资回报模式,激励其投资发展,有效促进能源供给侧结构优化。
    基于风电场运行特性的月度合同电量编制方法
    张高航, 李凤婷
    2019, 52(7):  177-18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5102
    摘要 ( )   HTML ( )   PDF (21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电网通常采用平均分解的方法编制风电月度合同电量,调度实施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电场运行特性的月度合同电量编制方法。基于年合同电量月分解值滚动修正,建立融合预测误差、出力波动性、负荷跟随特性的风电场运行特性指标,并计及风电场负荷率偏差范围约束,编制各风电场的月度合同电量。编制结果既满足各风电场合同电量约束,又在电量分配时考虑了各风电场的运行特性。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