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电气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Scopus数据库收录
DOAJ数据库收录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
下载中心
新闻公告
出版伦理
同行评议
作者指南
开放获取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许可协议和著作权
联系方式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5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目录
2017, 50(4): 0-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4.0.0
摘要
(
)
HTML
(
)
PDF
(16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稿
中国电力建设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下)电源部分
孙昕
2017, 50(4): 1-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01.05
摘要
(
)
HTML
(
)
PDF
(12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规划最终要落实到工程建设实践中,电力建设技术为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了“十二五”期间电源建设技术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重要工程实践情况,对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工程、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及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等各领域技术在“十三五”期间及至更长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可能达到的参数及技术水平进行了分析,对中国电源建设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电力市场与电力改革
中国能源大省电力市场建设经验分析
张粒子, 许传龙
2017, 50(4): 7-1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07.04
摘要
(
)
HTML
(
)
PDF
(9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电力直接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回顾了蒙西、云南、广东3个典型省份(地区)的电力直接交易市场发展历程、市场模式及其特点,总结了各市场运行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中国未来的电力市场建设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为中国其他省份的电力市场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考虑碳减排的发电商电量上网机制设计
刘定宜, 叶泽, 张新华
2017, 50(4): 11-1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11.06
摘要
(
)
HTML
(
)
PDF
(14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行的发电商上网电量基本上是按发电容量等比例确定,而上网电价则实行统一的“标杆电价”。基于碳排放约束下总上网电量发电成本最小原则,设计寡头发电商的上网电量分配机制与上网电价机制,并与现行的电量上网机制进行数值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新机制可诱导发电商真实地报告自己的成本类型、以保证碳排放约束下总发电成本最小目标的实施;(2)相对于现行的等比例电量上网机制,新机制有利于减排CO
2
,且在相同排放水平下可节省总的发电成本;(3)新机制下低排放发电商电量优先上网,且可促使高排放机组逐步退出市场。
中国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试点有序运行关键问题
马莉, 黄李明, 薛松, 范孟华, 张晓萱
2017, 50(4): 17-2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17.06
摘要
(
)
HTML
(
)
PDF
(14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研究了中国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试点有序运行的关键问题,明确试点顶层设计;研究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试点有序运行体系,包括明确市场准入要求、交易品种设定等市场规则,构建试点红利和风险等运行效果评价体系;最后,针对试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防范市场力、解决输电阻塞等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研究成果能够为制定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细则提供决策参考,保障试点过程中能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未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电力市场积累经验。
输配电事前定价情况下投资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李成仁, 高效, 尤培培, 卜银河
2017, 50(4): 23-2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23.05
摘要
(
)
HTML
(
)
PDF
(11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事前审核投资再定价的监管机制需要建立规范的投资审核制度,核心是制定科学的投资审核依据和方法,投资成本节约的激励机制、投资偏差调整机制。研究了中国电网投资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对投资审核的国际经验,针对中国目前改革情况提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投资监管政策,构建完整的投资监审体系、客观公正的监管政策、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的启示。
批发电力市场中清洁能源发电及调度——美国的经验
马莉, 张凡, 范孟华, 李景, 曲昊源
2017, 50(4): 28-3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28.07
摘要
(
)
HTML
(
)
PDF
(17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十年,美国的电力市场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改革,逐步形成了由供需决定批发电价的电力市场。近年来,清洁能源高速发展,美国电力市场也随之发展变革,形成了许多适应清洁能源发电特性的市场机制。在探讨美国电力市场定价机制的基础上,从市场机制和调度决策结合的角度,分析美国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清洁能源调度的经验与实践,总结了对中国清洁能源调度的启示。
2016年电力交易情况分析
胡卫东, 顾宇桂, 徐亮, 李增彬
2017, 50(4): 35-38.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35.04
摘要
(
)
HTML
(
)
PDF
(12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公开电力交易数据,并分析当前电力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发布了2016年主要电力交易数据,对近年交易电量尤其是市场化交易、清洁能源交易电量、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电量等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2016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快速增长,但是电力交易运营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市场机制仍不健全、清洁能源消纳困难、电力直接交易不规范等,提出了要加快出台电力交易规则、创新交易品种、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规范电力直接交易等扩大市场化交易电量的相关建议。
新能源跨省区消纳交易方式研究与应用分析
李国栋, 李庚银, 严宇, 周明, 庞博, 李竹
2017, 50(4): 39-4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39.06
摘要
(
)
HTML
(
)
PDF
(12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电、太阳能发电资源开发潜力大、技术条件较为成熟,其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其消纳问题也日渐突出。介绍了中国目前新能源消纳情况,分析了新能源消纳的主要问题,包括规划不合理、电力市场机制与目前的问题不匹配、省间通道输电能力不够、电源结构与新能源消纳不协调等多个方面。重点针对如何提升新能源跨省区消纳能力进行探索研究,结合中国新能源消纳现状,从电力交易角度提出增加新能源跨省区电量置换、开展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建立跨省区新能源短期交易、探索跨区辅助服务补偿等新机制,并分析了上述机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部分跨省区消纳交易方式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情况,验证了上述措施对提升中国新能源跨区消纳能力的有效性。
市场环境下的售电商合作博弈研究
谭忠富, 王冠, 李鹏, 喻小宝, 李秋燕, 王利利
2017, 50(4): 45-5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45.07
摘要
(
)
HTML
(
)
PDF
(15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售电业务的放开,售电市场逐步成型,社会资本的进入也导致售电公司越来越多。对电力市场形成初期售电商之间的市场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引入博弈理论,构建了不同情景下的售电商市场行为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售电商之间合作的可行性。仿真分析表明:符合合作条件的售电商之间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各自的利润;电量预测偏差越大的售电商对交易单位成本的敏感性越大。
电网
基于图分割的潮流计算中的节点优化编号
唐灿, 郭睿, 顾黎强, 董树锋
2017, 50(4): 52-58.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52.07
摘要
(
)
HTML
(
)
PDF
(21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网的拓扑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维数也越来越大,适当的节点优化编号能够有效地加速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电力网络作为一种无标度的网络,可以抽象成图来表示各个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为了解决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节点优化编号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分割算法中的多层次嵌套排序算法进行节点优化编号的方法,大幅提高了节电优化编号的速度,能够有效地加速大规模系统的潮流计算,并以IEEE14节点算例为例,介绍了所提方法的流程。算例结果验证了该算法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内存占用均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大规模电网潮流计算的需求。
适用于不同随机变量的主动配电网拉丁超立方抽样法概率谐波潮流计算
杨文海, 黄玲玉, 程华新, 李瑞环, 王敬敏
2017, 50(4): 59-6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59.07
摘要
(
)
HTML
(
)
PDF
(21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不可避免地将大量谐波带入主动配电网,对主动配电网中谐波的特性及谐波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主动配电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随机变量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概率谐波潮流计算方法。介绍了基于回路分析法的基波潮流计算方法以处理主动配电网的弱环网性,为处理主动配电网的PV节点问题,提出了一种严格的PV节点修正方法;针对独立随机变量、相关随机变量及离散数据,分别提出了一种相应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以实现对谐波谱数据的抽样,从而模拟了谐波潮流中的不确定性;基于14节点配电网络进行了算例研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基于两种仿生算法的低碳主动配电网规划
李昱佳, 董川
2017, 50(4): 66-7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66.05
摘要
(
)
HTML
(
)
PDF
(19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布式电源(DG)为未来配电网的规划问题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在传统配电网规划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主动配电网相关标准,对主动配电网进行了新的规划。规划过程中,将选择投入运行的电网网架和分布式电源出力大小作为优化变量,将电网的碳排放环境成本作为评判标准。以14节点网络系统为例,将遗传算法(GA)和布谷鸟搜索(CS)算法相结合,并根据电网规划实际情况对算法做了改进。最终在MATLAB环境下,结合MATPOWER潮流计算工具,实现了主动配电网的低碳规划。算例结果表明,该规划方法简单有效,能够为低碳经济下主动配电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电压稳定故障筛选与排序
党杰, 张文朝, 王少博, 奚江惠, 徐友平, 陆勇, 顾雪平, 潘艳
2017, 50(4): 71-7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71.06
摘要
(
)
HTML
(
)
PDF
(19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故障筛选与排序是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评估的重要部分。针对以往基于潮流计算筛选方法的单一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筛选与排序方法。首先结合感应电动机特性、负荷大小、电源支撑及输电线路情况构建一套故障筛选指标体系;其次针对单一指标反映故障严重程度的局限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综合指标,综合多方面因素评估故障严重程度。采用存在电压稳定问题的实际电网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电压稳定故障筛选与排序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宜宾±800 kV换流站接地极线路断线故障分析
张刘春, 康鹏, 张翠霞
2017, 50(4): 77-8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77.04
摘要
(
)
HTML
(
)
PDF
(30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宾金直流输电线路金华换流站极Ⅱ±800 kV直流穿墙套管发生故障后,接地极线路断线故障过程。采用EMTP-ATP软件对故障前后系统电流为5 970 A和5 215 A时接地极导线和避雷线分流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录波图进行了比较。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绝缘子掉串及导线断线原因,以及避雷线熔断原因。提出了接地极线路绝缘配置建议。
有功潮流追踪优化建模及其应用
洪绍云, 程浩忠, 黄丽娜, 金艳鸣, 柳璐
2017, 50(4): 81-8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81.06
摘要
(
)
HTML
(
)
PDF
(19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潮流追踪在节点计算线路分摊时使用了比例分摊假设,所建立的模型一般为代数模型。以有功网络流为对象建立了有功潮流追踪数学优化模型。模型放松了比例分摊假设,从潮流追踪求解空间角度,建立了潮流追踪物理属性约束和决策约束,拓展了有功潮流追踪的范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负荷节点电价和电价竞争力2个应用案例进行了说明。应用于负荷节点电价计算时,以方差最小,体现公平地共享输电网,并使用简单算例进行了验证。应用于电价竞争力计算时,探索了各负荷电价竞争力的关系,提供了负荷电价竞争力更多的信息,最后使用实例验证潮流追踪对负荷之间电价竞争力的影响。
计及线损评估指标的中压配电线路节能改造决策
彭显刚, 林卓琼, 刘艺
2017, 50(4): 87-9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87.07
摘要
(
)
HTML
(
)
PDF
(22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配电线路改造是节能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针对实际工作中供电部门存在的无法统筹整体而偏重于线路某一方面改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线损评估指标的中压配电线路改造决策新方法。该方法构建了涵盖线路结构、技术装备以及线路经济运行等指标的线损评估指标体系,并用综合赋权和模糊综合法对拟改造线路进行决策排序。在评判决策中除了考虑影响线损评估各因素之外,还通过隶属度函数建立了模糊评判矩阵,同时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效用风险熵权确定指标主客观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改造线路采取5种评价方式,实现对拟改造线路的紧急度排序。最后应用所提方法对某地区配电中压线路进行线损评估,以指导该地区节能降损改造。
聚酯纤维用于低频降噪的研究
张斌, 裴春明, 张建功, 周兵
2017, 50(4): 94-9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094.06
摘要
(
)
HTML
(
)
PDF
(26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变电站低频噪声难治理的问题,选用聚酯纤维,采用阻抗管研究其低频吸声性能,考察容重、材料厚度、背后空腔厚度对其低频吸声性能的影响,并将聚酯纤维与亥姆霍兹共振器组成复合结构,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的容重对于吸声性能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增加材料厚度和背后空腔厚度均能提高聚酯纤维的低频吸声系数,但是在100 Hz处的吸声系数仍然偏低;聚酯纤维与亥姆霍兹共振器复合结构在100 Hz处的吸声系数达到0.9以上,同时其平均吸声系数也处于较高水平。
发电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模型参数识别方法
金铁铮, 张磊, 徐亚涛, 张俊杰, 崔亚辉, 顾煜炯
2017, 50(4): 100-10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00.06
摘要
(
)
HTML
(
)
PDF
(23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扭振在线监测和保护设备的扭应力分析精度取决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模型与实际轴系在扭振固有特性上的一致性。然而,在模化过程中模型的刚度往往容易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扭振分析的准确性。为了估算出模型的扭转刚度参数并消除其扭振固有特性误差,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立刚度参数微增量与模型固有特性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方程,求解刚度参数调整量的参数识别方法。经过反复迭代,调整后模型的扭振固有特性可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从而保证扭振应力分析的准确性。
火电燃煤机组大频差一次调频性能研究与优化实施
归一数, 沈丛奇, 陈欢乐, 程际云, 王念龙, 唐龙胜, 刘刚, 陈元良
2017, 50(4): 106-11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06.07
摘要
(
)
HTML
(
)
PDF
(15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两起电网直流故障事件的分析,发现火电燃煤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特性普遍不佳,电网大频差与中小频差特性完全不同。在对电网大频差模型辨识的基础上,优化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实施大频差试验,分析梳理试验结果,评估机组各工况点风险,对火电燃煤机组大频差一次调频性能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借此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前提下,有效提升一次调频性能,最终达到网源双赢的目的。
1 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优化研究
叶朋珍, 刘长生, 李建河, 汪广玲, 洪建华
2017, 50(4): 113-11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13.05
摘要
(
)
HTML
(
)
PDF
(10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轮机组不设置独立主油泵且电气接线方式薄弱,导致事故情况下润滑油系统对直流油泵的依赖性更强。一旦发生异常事件,直流油泵不能及时正确地启动,将直接导致汽轮机组断轴烧瓦的重大设备损坏事故。通过油泵的启动试验对比分析,完成润滑油的电气及联锁控制回路改造,解决了直流油泵启动中存在的隐患,降低了润滑油系统导致断轴烧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同类型机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电厂水汽中痕量铁自动快速测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星成霞, 王应高, 刘郦雅, 王丹
2017, 50(4): 118-12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18.05
摘要
(
)
HTML
(
)
PDF
(11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汽系统铁含量快速测定对及时了解热力系统腐蚀状况非常重要,但痕量铁常规测试方法繁琐或不便现场操作。流动注射(FIA)-TPTZ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汽中痕量总铁的方法(简称FIA-TPTZ分光光度痕量铁测试法)快速简便,为使该法检出下限降低,对影响该法灵敏度的各主要因素,如试剂泵速、载流泵速、显色盘管长度、缓冲液pH值、水样pH值等进行深化研究。改进后的FIA-TPTZ分光光度痕量铁测试法,在0.5~1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出下限由22.7 μg/L降低至0.5 μg/L,分析速度为60样/h,与现行国标法相比相对误差小于10%,适用于电厂水汽样品中痕量铁的自动快速检测,且易于实现在线监测。
红沿河核电站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启动与运行
周广吉, 徐岩, 张兰河
2017, 50(4): 123-12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23.07
摘要
(
)
HTML
(
)
PDF
(13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ATE)及其良好运行状态对核电站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以红沿河核电站3、4号机组ATE系统为例,对比机组首次启动和正常启动2种工况下ATE出水水质和制水量;介绍混床树脂完全分离的方法,给出树脂再生的重要控制点;对调试期间所遇问题进行分析,给出防范措施。经调试,红沿河核电站3、4号机组ATE运行良好,出水氢电导率、Na
+
质量浓度和SiO
2
质量浓度分别为0.08 μS/cm、0.10 μg/L和1.91 μg/L,阳床和混床制水量分别为1.2×10
5
t和4.4×10
5
t ;树脂分离和再生的效果良好,阴树脂在阳树脂层内的体积分数小于0.08%,阳树脂在阴树脂层内的体积分数小于0.07%;ATE运行期间,蒸汽发生器排污水中Na
+
、Cl
-
和SO
4
2-
的浓度符合水化学规范。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抗燃油氯含量的研究
明菊兰, 李海燕, 余璐静, 周飞梅, 潘芝瑛, 沈晓明
2017, 50(4): 130-13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3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0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酸酯抗燃油中氯含量的准确、高效测定,对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很有意义。为制定行业标准“磷酸酯抗燃油氯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该法测量原理、检测条件、测试方法进行研究;为测试该法的精密度,组织了7个实验室、5个样品的协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矿物油含量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氦气气氛对测试有利;根据重复性、检测限、回收率及精密度等检验指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抗燃油氯含量,精密度高,检测效率高,可以在电力行业中推广应用。
电厂调速器油系统颗粒度的光散射法在线监测
胡边, 万元, 唐伟, 苏明旭
2017, 50(4): 135-14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35.06
摘要
(
)
HTML
(
)
PDF
(20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智能化电厂建设的推进,机组状态监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电厂汽轮机油颗粒度的在线监测入手,采用光散射法原理,在实验室自主研发颗粒度仪,并进行标定和验证。在洪江水电厂2号机组调速器油系统应用后,发现并解决了一起油污染隐患事故,表明监测的数据能够反映机组的运行工况。通过比较得出该颗粒度仪的在线监测结果与HACH 8011+型和PAMAS SBSS型颗粒计数器基本一致,证明光散射法精度高,适用于在线监测汽轮机油颗粒度,为机组从计划性检修转向状态检修提供了条件。所开发的颗粒度仪具有成本低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风机齿轮箱轴承状态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
赵洪山, 张健平, 高夺, 李浪
2017, 50(4): 141-14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41.05
摘要
(
)
HTML
(
)
PDF
(13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风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风机齿轮箱轴承状态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建立风机齿轮箱轴承磨损状态的Gamma分布模型,并利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其次,划分风机齿轮箱轴承磨损状态等级,并确定各状态等级区间限值;再次,计算齿轮箱轴承磨损状态转移概率,并构造马尔科夫过程的状态转移矩阵;最后,应用该方法对风机齿轮箱轴承进行算例仿真。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确定风机齿轮箱轴承磨损状态和剩余寿命方面的有效性。
中水回用对超滤系统运行的影响研究
贾建波
2017, 50(4): 146-14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46.04
摘要
(
)
HTML
(
)
PDF
(9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电厂超滤(UF)系统进水水源由市政自来水更改为中水,以实现中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研究了水源切换期间,UF系统各项性能参数的变化。发现水源变化对UF系统进水与产水浊度影响较小,而UF系统的运行方式对进水与产水浊度影响明显,与连续运行相比,UF系统间歇运行时进水浊度上升了162.5%,而产水浊度基本一致;UF系统的除浊率与进水浊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进水浊度越大,除浊率越高;使用中水后UF系统的跨膜压差升高了30%。综合分析UF系统每日运行数据表明,不连续运行方式以及进水水质恶化是造成UF系统跨膜压差上升的主要因素。
节能与环保
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与深度节能综合技术研究及应用
吴来贵, 刘玉海, 徐庆国, 刘晓东, 梁成武, 梅魁, 刘日卫, 沈健, 雍国松
2017, 50(4): 150-15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5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8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超低排放与深度节能,以某电厂为例,采用系统协同处理方法,研究分析了烟气超低排放与深度节能综合技术路线,提出了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电除尘器低低温与脉冲电源协同提效、电除尘器蒸汽加热与热风吹扫、脱硫托盘与交互喷淋协同提效、湿式电除尘器及其废水零排放、MGGH与凝结水加热器耦合节能等技术方案,结果表明,超低排放改造效果优于国家超低排放限值要求,同时机组能耗降低,烟气余热回收,机组对煤种的适应性也得到提升,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现役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装置运行现状分析
冯前伟, 张杨, 王丰吉, 朱跃
2017, 50(4): 157-16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57.05
摘要
(
)
HTML
(
)
PDF
(19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借鉴,对国内26个电厂61台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燃煤机组的脱硝装置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到脱硝效率、进出口NO
x
浓度、氨氮摩尔比、SO
2
/SO
3
转化率、逃逸氨、运行烟温、系统阻力、温降等脱硝装置各方面实际运行参数,掌握了燃煤机组脱硝装置主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脱硝装置整体性能较为良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机组炉型、煤质、燃烧工况以及设计裕量等因素导致部分机组脱硝系统入口NO
x
浓度偏离原设计值较多,喷氨不合理导致大部分机组氨氮摩尔比偏大并造成逃逸氨浓度超标,部分机组低负荷时脱硝系统入口烟温偏低,部分机组脱硝系统温降较大。对此提出了相应建议及意见。
燃煤电厂污染控制设备脱汞效果及汞排放特性试验
刘发圣, 夏永俊, 徐锐, 吴英, 王潜, 桂良明
2017, 50(4): 162-16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62.05
摘要
(
)
HTML
(
)
PDF
(14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燃煤电厂汞的排放规律以及现有的污染控制设备对烟气中汞的协同脱除效果,采用安大略法对江西省内4台机组进行汞排放及控制试验研究,得到现阶段燃煤电厂配置条件下汞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未投入汞氧化剂的机组污染控制设备协同脱汞效率在69.01%~75.63%,投入汞氧化剂的机组脱汞效率可达89.69%;SCR脱硝装置对烟气总汞的减排效果不明显,但能促使Hg
0
成为易于脱除的Hg
2+
和颗粒态汞,机组投入汞氧化剂后可大幅提高Hg
0
氧化为Hg
2+
的比率;除尘器可以脱除全部的颗粒态汞,其协同脱汞效率平均值为24.37%;湿式脱硫系统对Hg
2+
的脱除效率为88.39%;烟气经过脱硝、除尘、湿式脱硫装置后,最终排放气体中汞的质量浓度在3.91~8.89 μg/m
3
,远小于国家排放标准限值。
火电厂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及烟气取样方法改进
毛奕升, 吴智鹏, 张孝天
2017, 50(4): 167-17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67.05
摘要
(
)
HTML
(
)
PDF
(19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锅炉结构的限制,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反应区安装紧凑,烟气浓度场分布不均,普遍存在催化还原反应不均匀及出口烟气取样代表性不强的问题。通过对脱硝系统出口氮氧化物(NO
x
)浓度分布情况的测量分析,利用喷氨格栅阀门调整不同区域喷氨量,改善了SCR反应区的氨气浓度分布,将A、B侧出口NO
x
浓度分布不均匀度降低至20%,提高了脱硝催化剂的利用率。利用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及均匀抽气设计方法,改进了脱硝系统出口烟气取样方式,实现了NO
x
的均匀取样,有效降低了脱硝系统出口与烟气排放口NO
x
浓度的测量偏差,使得两者比值由1.42降低至0.98,为实现脱硝系统喷氨量的稳定控制提供了保障。
电力信息化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电网降损效果估计模型仿真
吕守旭
2017, 50(4): 172-17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72.04
摘要
(
)
HTML
(
)
PDF
(7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智能电网降损效果动态估计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电网降损效果估计模型,其采用Map/Reduce模型处理智能电网中的大数据,依据大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将智能电网划分成不同的子网,采用不同负荷预测模型预测各子网负荷。融合子网的预测结果修正总体智能电网的负荷预测值。将负荷预测值输入智能电网降损概率评估模型,实现单一因素和组合因素约束下的智能电网降损分析,对智能电网降损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对智能电网工作日和休息日的负荷预测效果较好。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信息标准化平台关键环节与技术
刘清泉, 郝晓光, 何磊
2017, 50(4): 176-18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76.05
摘要
(
)
HTML
(
)
PDF
(10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现阶段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由于管理和技术上的不规范所导致的配置文件错误、频繁变更等一系列问题,从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信息入手,对变电站建设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信息标准化平台,该平台将建设过程中每个关键环节进行梳理,重点研究了ICD文件检测、SCD文件版本管控等关键技术,并将变电站建设中二次系统信息进行了标准化要求,使得工程建设能够协调进行。以500 kV保东站试点工程为实例,将该平台应用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结果证明了该平台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疑似火点监测定位及电网运行预警方法
孙世军, 张治取, 韩洪
2017, 50(4): 181-18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4.181.04
摘要
(
)
HTML
(
)
PDF
(11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电网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融合极轨卫星遥感火点数据、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数据、电网空间地理信息及应急资源等数据于一体,基于电网GIS平台定位分析疑似火点任意范围内距离最近和受山火影响最严重的电力设施,依据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实时数据研判山火未来趋势。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符号语言和分析研判预警策略,形成电网森林火灾预警及处置态势专题图。通过研发预警发布技术,将火点、气象环境、影响设备、处置策略及发展态势等信息及时对相关人员发布,提高电网防灾减灾综合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辅助决策能力。
(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主办: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电力》编辑部
主编:汤广福 单葆国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未来科技城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区B座315
邮编:102209
电话:010-66603794(编辑部)
010-66603806(广告、发行)
010-62662699-1(技术支持)
传真:010-66603578
国内邮发代号:2-427
国外发行代号:M-276
广告登记证号:京昌市监广登字20190011
新闻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青年编委信息登记表
青年编委信息统计表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申请登记表
论文模板
《中国电力》撰写规范
1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