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赵均祥, 文中, 王秋杰, 张业伟. 基于富氧燃烧技术的综合能源两阶段鲁棒低碳经济优化[J]. 中国电力, 2025, 58(7): 24-37. |
| [2] |
邓卜元, 袁至, 李骥. 考虑氢储能的富氧燃烧碳捕集电厂热电联合优化调度[J]. 中国电力, 2025, 58(4): 159-169. |
| [3] |
杨海柱, 白亚楠, 张鹏, 李忠文. 考虑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和源荷双侧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J]. 中国电力, 2024, 57(8): 227-240. |
| [4] |
葛铭, 姜志成, 吕智嘉, 王佳杨, 仇召宏, 张守玉. 粉量分布不均对1000 MW机组对冲锅炉的影响及调整[J]. 中国电力, 2024, 57(1): 219-229. |
| [5] |
陈家伦, 蒋欢春, 卞韶帅, 康英哲, 吴哲, 黄新. 660 MW梯级供热机组耦合电锅炉运行优化[J]. 中国电力, 2022, 55(5): 189-195. |
| [6] |
姬海民, 李文锋, 杨冬, 张冀豪, 董方奇, 周屈兰, 张一帆. 基于超低氮燃气锅炉振动控制试验研究[J]. 中国电力, 2021, 54(3): 185-190. |
| [7] |
滕达, 李铁林, 李昂, 安连锁, 陈海平, 沈国清. 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与梯级利用系统特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20, 53(7): 189-196. |
| [8] |
曹丽华, 潘同洋, 司和勇, 姜铁骝, 曹兴, 赵金峰. 热电厂配置调峰电锅炉最佳容量确定方法[J]. 中国电力, 2020, 53(6): 140-146. |
| [9] |
王卫良, 王玉召, 吕俊复, 邵文君, 迟忠君, 张戟.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能效评价与节能分析[J]. 中国电力, 2020, 53(4): 177-185. |
| [10] |
宋崇明, 田雪沁, 徐彤, 王新雷. 配置蓄热装置对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影响[J]. 中国电力, 2020, 53(2): 120-128. |
| [11] |
王洋, 朱晓昕, 陈铭, 汪华剑, 房凡, 朱伟建. 低负荷吹灰对超临界锅炉水冷壁超温影响的试验研究[J]. 中国电力, 2020, 53(11): 227-233. |
| [12] |
许剑, 罗志, 周鑫, 李文杰, 黄少波, 常磊, 王晓冰, 牛国平, 张广才. W火焰锅炉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及应用[J]. 中国电力, 2020, 53(11): 234-242. |
| [13] |
刘前卫. 基于鲁棒扰动观测器的弃风供暖系统[J]. 中国电力, 2019, 52(8): 120-125. |
| [14] |
雷昳, 刘明真, 林开敏. 基于协调负荷调度模型的蓄热采暖解耦方法[J]. 中国电力, 2019, 52(7): 55-62,131. |
| [15] |
杨晖, 段立强, 王振, 刘玉磊. 槽塔结合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机组性能分析[J]. 中国电力, 2019, 52(7): 99-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