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三敏, 张弓, 王放, 蒲雷. 基于CCER规则的抽水蓄能碳减排计算方法[J]. 中国电力, 2024, 57(1): 175-182. |
[2] |
董福贵, 夏美娟, 李婉莹. 基于PSO-GWO的省级能耗强度预测与碳减排潜力估算[J]. 中国电力, 2023, 56(9): 226-234. |
[3] |
王小飞, 任洪波, 吴琼, 李琦芬. 考虑中长期碳减排约束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阶段动态规划[J]. 中国电力, 2023, 56(11): 185-196. |
[4] |
伊超, 滕达, 宋绍伟, 陈鸥. 喷淋法燃煤电站烟气冷凝水回收系统应用分析[J]. 中国电力, 2023, 56(11): 226-235. |
[5] |
黄畅, 颜逸贤, 白尧, 张琪, 王卫良, 李文娜. 促进风电消纳的太阳能-燃煤热电联产系统性能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5): 182-188. |
[6] |
刘含笑, 吴黎明, 赵琳, 于立元, 郦建国, 崔盈. 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器减排及能效特性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5): 196-203. |
[7] |
孙尊强, 郑成航, 周灿, 王圣, 马修元, 叶毅科. 燃煤电厂典型除尘器运行现状分析及优化[J]. 中国电力, 2022, 55(11): 194-201. |
[8] |
张运洲, 张宁, 代红才, 张丝钰, 吴潇雨, 薛美美. 中国电力系统低碳发展分析模型构建与转型路径比较[J]. 中国电力, 2021, 54(3): 1-11. |
[9] |
吴家玉, 莫华, 胡耘, 朱杰, 帅伟, 张晴, 姜岸.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燃煤电厂煤场无组织颗粒物不同控制情景下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电力, 2021, 54(2): 182-189. |
[10] |
赵宏, 张发捷, 马云龙, 马宝林, 唐潇, 徐仁博, 罗通达, 李成宝, 任传明, 于洁, 孙路石. 燃煤电厂SCR脱硝氨逃逸迁移规律试验研究[J]. 中国电力, 2021, 54(1): 196-202. |
[11] |
赵柄, 王海刚, 胡冬, 陈坤洋, 金绪良, 殷爱鸣. 燃煤电厂碱性吸附剂脱汞性能研究[J]. 中国电力, 2020, 53(9): 208-213. |
[12] |
张金良, 周秀秀.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发电行业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影响分析[J]. 中国电力, 2020, 53(6): 114-123. |
[13] |
姚燕, 马云龙, 杨晓宁, 张华东, 王丽朋. 高砷煤SCR脱硝催化剂中毒失活研究[J]. 中国电力, 2020, 53(6): 191-196. |
[14] |
马学礼, 孙希进, 苏燊燊, 张仁锋, 党立晨, 黄显昌, 谢永平. 基于超低排放的燃煤电厂烟囱高度优化研究[J]. 中国电力, 2020, 53(5): 179-184. |
[15] |
徐静馨, 朱法华, 王圣, 张明, 赵秀勇, 孙雪丽, 胡耘, 田文鑫.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和燃气电厂综合对比[J]. 中国电力, 2020, 53(2): 164-172,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