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含笑, 单思珂, 魏书洲, 于立元, 王帅, 刘美玲, 崔盈.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煤电碳足迹评估[J]. 中国电力, 2024, 57(7): 227-237. |
[2] |
陈欢乐, 归一数, 陈伟, 王阳, 卢宏林, 明磊. 基于加热器切除的深度调频控制技术研究与实施[J]. 中国电力, 2021, 54(3): 168-176. |
[3] |
崔亚辉, 姚剑飞, 徐亚涛, 渠福来, 孙鹏, 王增宏. 西门子1 000 MW汽轮机组轴系碰磨故障特性研究[J]. 中国电力, 2020, 53(6): 133-139. |
[4] |
陆骏超, 陶雷行, 岳春妹, 陈睿, 刘志超, 王妍艳, 郑方栋, 万迪. 燃煤发电厂用水水平现状与展望[J]. 中国电力, 2020, 53(3): 139-146. |
[5] |
王渡, 刘玉贤, 万明元, 赵思维, 江剑明. 660 MW超超临界机组循环水泵配置及运行方式优化[J]. 中国电力, 2020, 53(2): 112-119. |
[6] |
张金生. 太阳能塔式聚光集热系统与燃煤发电耦合设计[J]. 中国电力, 2020, 53(2): 150-155. |
[7] |
伦涛, 鄂志君, 张利, 王鑫, 赵永亮, 严俊杰. 燃煤机组不同灵活性调节方案参与一次调频过程的经济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19, 52(8): 164-172. |
[8] |
吕培鑫, 庞力平, 李明, 段立强, 杨勇平.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变工况动态特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19, 52(7): 108-116. |
[9] |
张金营, 孙蓟光. 基于控制受限MIMO预测控制的超超临界机组集中式协调控制[J]. 中国电力, 2019, 52(5): 21-28. |
[10] |
王天堃.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及预测控制DMC的火电机组脱硝控制策略[J]. 中国电力, 2019, 52(12): 140-145. |
[11] |
王亚欧, 陶谦, 肖杰, 陈波. 1 000 MW双切圆燃烧锅炉干湿态转换过程中水冷壁温度控制[J]. 中国电力, 2019, 52(1): 161-165,173. |
[12] |
牟春华, 吕凯, 许朋江, 孙大伟, 兀鹏越, 马汀山, 居文平, 李冬泉. 辅机统调动力源系统在某660 MW机组的应用[J]. 中国电力, 2018, 51(9): 65-72. |
[13] |
莫春鸿, 刘宇钢, 王冬平, 杨华春, 潘绍成, 易广宙. 更高参数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探讨[J]. 中国电力, 2018, 51(9): 73-77,157. |
[14] |
俞葆青, 彭杏娜, 丛相州, 彭先宽, 杜占江, 高志. 超超临界机组疏水罐罐体泄漏原因分析及防治[J]. 中国电力, 2018, 51(9): 83-87,150. |
[15] |
邓攀, 王亚军. BEST技术用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18, 51(7): 8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