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东旭, 张潇元, 马青, 冯前伟, 杜振. 燃煤机组SO3生成与控制技术路线分析[J]. 中国电力, 2024, 57(6): 235-242. |
[2] |
姜龙, 程亮, 李金晶, 李庆.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浆液品质及喷淋层运行状况定量评价[J]. 中国电力, 2023, 56(11): 217-225, 235. |
[3] |
赵宁, 冯永新, 林廷坤, 杨青山, 谢志文.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与旁路烟道蒸发特性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7): 193-200. |
[4] |
刘毅. 燃煤电厂烟气中SO3排放控制中试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7): 201-208. |
[5] |
杜振, 张成, 朱跃. 超低排放机组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能耗物耗特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22, 55(6): 208-214. |
[6] |
陈晨, 贾舒雅, 刘丁嘉, 贾海威, 张颖, 曲艳超. 平板式抗砷中毒SCR脱硝催化剂在高砷烟气中活性变化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11): 202-208. |
[7] |
刘志坦, 姚杰, 庄柯, 喻乐蒙, 周凯. 燃气轮机与燃煤机组SCR脱硝催化剂特性比较[J]. 中国电力, 2021, 54(6): 145-152. |
[8] |
杜振, 王志东, 江建平, 朱跃. 湿法脱硫系统PM2.5排放特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21, 54(6): 153-158. |
[9] |
李飞. 旋转雾化蒸发技术对脱硫废水和烟气的适应性研究[J]. 中国电力, 2021, 54(4): 213-220. |
[10] |
晏敏, 张杨, 郭博闻, 朱跃.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SCR脱硝系统优化分析[J]. 中国电力, 2021, 54(3): 191-196. |
[11] |
徐遵义, 刘文慧, 张旭冉, 张海燕. 基于数据驱动的浆液循环泵运行优化研究[J]. 中国电力, 2021, 54(3): 197-204. |
[12] |
华晨飞, 朱林, 姚杰, 庄柯. 废烟气脱硝催化剂资源回用载体的品质及特性研究[J]. 中国电力, 2021, 54(2): 197-204. |
[13] |
李飞, 陈海杰, 刘峰均, 谷小兵, 车广民, 白玉勇, 杨林军.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特性实验研究[J]. 中国电力, 2021, 54(1): 188-195. |
[14] |
赵宏, 张发捷, 马云龙, 马宝林, 唐潇, 徐仁博, 罗通达, 李成宝, 任传明, 于洁, 孙路石. 燃煤电厂SCR脱硝氨逃逸迁移规律试验研究[J]. 中国电力, 2021, 54(1): 196-202. |
[15] |
杨阳, 胡大龙, 黄倩, 许臻, 王璟, 吴火强, 王博. 火电厂废水排放控制政策法规与技术路线综述[J]. 中国电力, 2020, 53(8): 131-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