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电气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Scopus数据库收录
DOAJ数据库收录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
下载中心
新闻公告
出版伦理
同行评议
作者指南
开放获取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许可协议和著作权
联系方式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5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7-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目录
2017, 50(8): 0-0.
摘要
(
)
PDF
(16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稿
发展工厂复合化绝缘子提高特高压电网配置质量
陈原, 吴光亚, 叶廷路, 高海峰, 高舜安, 苏建军, 夏彦卫, 宋福如, 周国华, 杨静, 罗永勤, 陕华平, 卢毅, 牛彪, 王馨, 张旭, 范硕超, 赵媛
2017, 50(8): 1-1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01.15
摘要
(
)
HTML
(
)
PDF
(31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特高压电网部分设备的外绝缘配置矛盾,提出发展传统的瓷/玻璃绝缘子与高综合性能RTV防污闪涂料相结合的工厂复合化绝缘子,促进RTV由临时性、补救性产品向正式性、持久性产品的转变,为输变电工程设计和基建阶段的外绝缘配置提供一种具备扎实研究基础和丰富运行经验的新选择,为突破瓷/玻璃绝缘子的配置限制、提高特高压电网的综合配置质量奠定基础。基于运行经验和试验数据,澄清、改善或解决了涂层自洁性、盘形绝缘子陡波性能下降、玻璃绝缘子小电弧自爆、自爆玻璃件的散落形态等涉及工厂复合化绝缘子的疑义和问题,设计了工厂复合化绝缘子技术参数,提出了相应的配置原则。
热工自动化专栏
2016年全国发电厂热控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预控措施
华国钧
2017, 50(8): 16-2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16.06
摘要
(
)
HTML
(
)
PDF
(12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收集的2016年全国发电企业发生的热控系统故障中123起引起机组跳闸典型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案例故障原因涉及系统设计配置、安装、检修维护及运行操作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提炼和总结,探讨了优化完善控制逻辑、规范制度和加强技术管理,提高热控系统可靠性、消除热控系统潜在隐患的预控措施,以进一步改善热控系统的安全健康状况,遏制机组跳闸事件的发生,提高发电机组和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超临界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提升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
宫广正
2017, 50(8): 22-2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22.05
摘要
(
)
HTML
(
)
PDF
(10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区外远距离供电量的不断增长,电网供电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导致调峰压力不断加大,对火力发电机组自动控制灵活性改造的要求也因此逐步提高。通过对电网AGC指令特点分析,并研究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控制特性,按照电网日趋严格的调度要求,提出了提高宽负荷下机组负荷响应速率、避免AGC指令小幅波动对机组控制的影响,以及提高再热汽温控制稳定性等一系列优化策略。经过实际应用证明,优化后的协调控制系统可以在保证机组主要热力参数稳定的基础上,很好地满足电网对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提升的考核要求。
特高压直流闭锁后超(超)临界机组大频差控制策略
费章胜, 卢宏林, 何永君, 归一数
2017, 50(8): 27-3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27.05
摘要
(
)
HTML
(
)
PDF
(11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直流闭锁故障时,受电端电网瞬间损失功率必须依靠区域内电厂调频来弥补,火电机组的作用尤为关键,现阶段火电厂多为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机组的蓄能非常有限,电网直流闭锁故障引发的大频差一次调频动作时,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贡献电量受到机组蓄能的影响,不利于电网事故的快速恢复,还可能引起电网频率的振荡。以目前比较典型的600 MW等级火电机组为例,在皖电东送田集电厂进行大频差时一次调频和协调控制策略的相关试验,研究优化方向,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新型控制策略,改善机组协调控制和一次调频性能,提高事故状态下火电机组对电网的贡献度。
超(超)临界机组高加给水旁路调节方式的一次调频控制技术研究与试验
陈波, 周慎学, 丁宁, 苏烨, 朱炳铨, 尹峰, 丁俊宏
2017, 50(8): 32-3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32.05
摘要
(
)
HTML
(
)
PDF
(10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某1 050 MW超超临界机组高压加热器给水旁路的工程实施,介绍了给水旁路调节方式下,多种调频手段共同参与的机组最大一次调频能力试验,获得了该机组给水旁路设计规模下的调频特性和多种调频方式下的调频效果对比分析。针对给水旁路下机组的负荷响应特性、省煤器进出口给水温降及其蓄热利用效率,开展给水旁路参与一次调频运行边界条件探讨。提出了一种超(超)临界机组的节能型一次调频控制方法,为挖掘超(超)临界机组蓄热潜力提供了试验依据,为特高压受端电网下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提升提供探索路线。
乘数型主蒸汽温度预测函数控制研究及应用
李泉, 尹峰, 张政委, 侯国莲, 罗志浩
2017, 50(8): 37-4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37.04
摘要
(
)
HTML
(
)
PDF
(9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乘数型预测函数控制方法,针对一阶加纯迟延对象,当采用阶跃函数时,可以得出预测函数最优控制律,该控制律中预测时域优化长度为指数系数。提出采用乘数系数的方法去计算最优控制律,将乘数系数称为预测调整系数,将修正后的被控对象输出简化为实际被控对象输出,获得乘数型预测函数控制最优控制律。对于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来说,具有导前区和惰性区,常规的做法是进行串级控制,将主控制器改为乘数型预测函数控制器,同时提出一种减温水调节阀线性校正方法,工程实践证明文章所提出的方法简单有效,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基于在线热力性能数据的源侧涉网生产试验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马瑞, 侯倩, 金飞, 杨春来, 彭钢
2017, 50(8): 41-4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41.07
摘要
(
)
HTML
(
)
PDF
(15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当前机组机理仿真模型无法应用于指导现场实际生产试验过程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在线热力性能数据的增强激励仿真建模方法,开发了涉网侧机组协调控制生产试验标准化平台。基于在线热力性能数据与机组仿真算法的融合应用,建立高度拟合实际机组特性的增强激励式校验仿真平台。通过机理模型确定与实际生产过程响应特性一致的三阶传递函数,确定优化参数,直到三阶传递函数模型精度达到实际生产试验校验指导要求。仿真研究表明,运用该方法建立的RUNBACK生产试验模型达到实际生产特性精度要求;实现仿真模型响应特性与现场实际特性趋近度达90%,使仿真平台成为可以真正服务于生产试验的技术支撑平台,可实现生产试验性能效果的预估评价,这种方法具有一定通用性和工程实践性,为机组仿真迈向实际生产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面向先进热工控制策略优化的热控仿真调试装置
杨明花
2017, 50(8): 48-5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48.05
摘要
(
)
HTML
(
)
PDF
(9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高级热工控制策略研究过程中存在缺乏简单有效的调试手段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高精度仿真技术,在最小分散控制系统基础上研发热控仿真调试装置,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可用于热控人员培训和热工控制逻辑优化。针对某600 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存在调节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在所建立的热控仿真调试装置进行了组态和仿真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案提高了协调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准确度。该优化案例的成功也表明了所研发的热控仿真调试装置能够满足先进热工控制策略调试的要求,为先进热工控制策略调试和开展相应研究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台二电厂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
周慎学, 范渊, 夏克晁, 尹峰, 胡伯勇, 杜永春
2017, 50(8): 53-5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53.05
摘要
(
)
HTML
(
)
PDF
(9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先研究了电力行业工业控制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分析了浙江浙能台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台二电厂”)工控系统面临信息安全的问题,在深入解析有关电力行业信息安全防护规章之后,提出了适用于台二电厂工控系统信息安全的防护方案,从网络防护、协议安全性、设备防护等角度出发,进行针对电厂的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研发和建设实践,提高了台二电厂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对中国发电厂在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建设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发电
某660 MW超临界机组试运期间发电机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
朱小东, 吴峥峰, 谭袖, 陈博, 刘亭
2017, 50(8): 58-6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58.05
摘要
(
)
HTML
(
)
PDF
(8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660 MW超临界机组在试运过程中,在带负荷阶段出现发电机轴振及瓦振异常升高的故障。通过跟踪对比发电机轴瓦振动的变化,制定了试验方案并实施,在分析运行及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发电机轴瓦振动大故障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表明,发电机轴瓦振动大的原因为发电机转子线圈不对称膨胀引起热不平衡。根据诊断结果,结合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在2号低压转子和发电机的连接对轮上加配重块,进行现场高速动平衡。动平衡结果表明,发电机轴瓦振动得到了有效降低,汽轮机轴瓦振动也处在优良范围内。
旋流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运行情况分析
刘庆威, 果志明, 陆叶, 任立立, 杜大全
2017, 50(8): 63-6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63.05
摘要
(
)
HTML
(
)
PDF
(10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某600 MW机组锅炉经旋流低氮燃烧器改造后,NO
x
排放浓度明显下降,但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改造后突显的再热器壁温超温、锅炉运行两侧氧量偏差变大、高负荷下NO
x
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保证了锅炉低氮燃烧器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皮微观结构和剥落敏感性研究
黄兴德, 许琨, 杨心刚, 游喆, 赵泓
2017, 50(8): 68-7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68.05
摘要
(
)
HTML
(
)
PDF
(12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氧化皮的微观结构包含了平面晶粒形貌和剖面分层结构等多维信息。氧化皮剥落敏感性与微观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多种材料、运行工况(运行时间、温度和方式)和化学工况下氧化皮微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氧化皮的平面晶粒形貌特征可以提炼出晶粒类型和大小、柱状和切面特性等特征描述晶粒的镶嵌性能,剖面分层结构特征可以通过厚度、分层程度、空洞含量等加以表征。两个维度信息的结合,可以综合判断氧化皮状态、生长阶段和剥落敏感性,为预测、预防氧化皮危害提供决策依据。
660 MW超超临界机组汽动引风机并列与运行
王敦敦, 杨剑锋, 段学农, 于鹏峰, 陈珣, 杨益
2017, 50(8): 73-7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73.05
摘要
(
)
HTML
(
)
PDF
(9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动引风机以其无启动电流、低厂用电率和高效调节等优点,逐渐在新建机组中得到应用。以国内某新建超超临界机组汽动引风机为研究对象,根据汽动引风机及其管路特性曲线,分析风机并列的最佳工况,介绍了汽动引风机的并列方法,以及风机并列运行后的运行策略。针对汽动引风机运行中存在的裕量不足、排汽压力高和调节特性差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控制逻辑优化,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汽轮机积盐不开缸清洗的研究及应用
文慧峰, 龙国军, 姚建涛, 曹杰玉, 刘永兵, 党志军
2017, 50(8): 78-8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78.04
摘要
(
)
HTML
(
)
PDF
(11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汽器海水泄漏处置不及时会引起汽轮机积盐,严重时影响机组正常运行。某电厂330 MW机组出现了此类问题,海水进入凝结水系统后,汽水品质恶化,各取样点钠离子质量浓度大于1 000 μg/L,最终因机组负荷受限被迫停机。分析认为其为汽轮机积盐所致,所积盐分主要为可溶性氯化钠,决定采用过饱和蒸汽清洗法对汽轮机进行不开缸清洗,清洗后汽轮机各部件NaCl残留量低于0.07 g/m
2
。机组启动14 h后,各项水汽指标均达到GB/T 12145—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要求;机组并网发电后,可满负荷运行。实践表明,因凝汽器海水泄漏所致的汽轮机积盐可采用过饱和蒸汽清洗,方法简单,经济有效。
低硬度P91管件的安全性评价及寿命预测
杨超, 汤淳坡, 龚宏强, 孙雄
2017, 50(8): 82-8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82.05
摘要
(
)
HTML
(
)
PDF
(8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保热力系统管材与设备使用安全,对不同硬度的P91试样在570 ℃下进行了持久断裂试验,并采用对数函数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用以对P91管材进行安全性评价及寿命预测,可避免采用等温线外推法导致的持久强度过估。研究结果表明,低硬度P91管件,570 ℃下1×10
5
h持久强度随硬度下降呈下降趋势,硬度低于165 HBW,P91钢持久强度下降至许用应力以下,不能保证其长期安全运行;低参数运行的P91管件(再热蒸汽管道及亚临界参数管道)强度裕量较高,允许硬度有适当降低;而在570 ℃左右运行的主蒸汽管道,尤其是未作增厚设计的弯头,强度裕量低,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寿命预测。
电网
网络参数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宋军英, 王炜宇, 姜学皎, 李欣然, 左煜, 黄云
2017, 50(8): 87-9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87.06
摘要
(
)
HTML
(
)
PDF
(13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力系统由众多不同类元件构成,不同元件的参数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以暂态稳定性测度指标为基础,通过电气介数加权,综合分析网络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在PSASP中搭建华中某省500 kV主干网络模型,根据所提出的计及电气介数的暂态稳定性测度指标,对该网络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进行测度指标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修改元件的相应参数,通过暂态仿真计算发现,按照测度指标排序对元件参数进行修改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暂态稳定性,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
采用OWTS检测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本体主绝缘损伤
何文荣, 贺霄皖, 郑珊珊, 宋昕, 赵勇, 卫二兵
2017, 50(8): 93-9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93.05
摘要
(
)
HTML
(
)
PDF
(11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中低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的故障类型及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发现对电缆中间件和终端头的故障类型及测试相对较为成熟,而针对电缆本体的相对较少。针对电缆本体主绝缘损伤的故障类型进行了人工复现及测试,着重对电缆的主绝缘损伤并伴随金属铜屏蔽和半导电带损伤的故障类型进行试验。详细描述了采用振荡波局放测试系统(OWTS)的过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局部放电点进行定位。结果表明OWTS系统可以对电缆本体损伤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定位,可为XLPE电缆的检修和试验提供方法和依据。
电能表故障与地域气候、行业负荷关系研究
薛阳, 杜新纲, 张蓬鹤, 张加海, 邹宇汉, 彭楚宁
2017, 50(8): 98-10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098.08
摘要
(
)
HTML
(
)
PDF
(14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电能表运维地区气候环境、电网负荷的数据采集、量化与聚类分析,依气候特征划分用电地区,同时按电网负荷特征将用电行业分类,结合电能表在各个地区与用电行业的故障统计数据,最终,将电能表按气候严酷程度划分6个地区,作为区域化配置电能表的依据;同时,从对烧表故障影响较大的7种负荷入手进行负荷特征描述与研究,推进了实验室条件下的电能表故障和失效机理的研究,利于对电能表从元器件筛选、设计、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措施,降低电能表故障率。
山区220 kV新型错层横担直线塔防雷性能研究
黄彭, 武坤, 王沛, 房正刚, 孙海峰
2017, 50(8): 106-11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06.07
摘要
(
)
HTML
(
)
PDF
(11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山区地形坡度影响输电线路杆塔防雷性能的问题,为降低山区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设计了一种220 kV新型错层横担直线塔。分析了错层横担直线塔在不同坡度条件下的防雷性能,确定了错层横担杆塔在山区地形的可行性,建立了新型错层结构杆塔的多波阻抗模型及其接地体等效电路模型。基于PSCAD软件搭建了错层横担杆塔的整体模型,仿真计算出了杆塔的反击跳闸率;建立了适用于新型错层杆塔求解绕击跳闸率的电气几何模型,并推导了求解的计算公式;分析比较了错层横担杆塔在几种坡度条件下的雷击跳闸率的数据结果。通过常规杆塔和错层杆塔的雷击跳闸率对比发现,错层横担结构有效地提高了杆塔的耐雷水平。研究结论可为山区错层横担杆塔输电线路防雷设计、防雷改造以及线路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断线故障的辨识与定位
琚永安, 刘聪, 单汝涛, 谭文刚, 王飞, 倪春雷
2017, 50(8): 113-11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13.05
摘要
(
)
HTML
(
)
PDF
(8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66 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架空线路单相断线时有发生并产生虚幻接地现象,依靠传统三相电压特征法无法辨别单相断线和单相接地。针对此类情况结合故障实例,从理论上分析出了单相断线的影响因素和产生虚幻接地的原因,结合故障案例详尽比较单相接地和单相断线的断线点两侧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特征,提出单相断线辨别和故障定位方法,实现正确辨别单相断线与单相接地故障并能准确判断故障区间。为调度员辨别故障类型和故障定位提供依据。
基于电网分区辨识的静态安全在线校正策略改进及应用
宁剑
2017, 50(8): 118-12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18.07
摘要
(
)
HTML
(
)
PDF
(12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态安全分析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实时监控与预警类应用的核心功能之一。当前的静态安全分析在考虑单个元件开断的基础上给出的校正信息局限于灵敏度相关信息,内容比较单一,无法覆盖实际运行需求。在深入研究电网分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树搜索法的电网分区在线辨识技术,并进一步对静态安全在线校正策略作了改进,可实时给出以设备越限校正为目标的分区联络设备合环决策结果。该技术在华北电力调度控制系统实现并投入在线运行,经实际验证分析计算结果准确可靠,提高了在线分析应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汽轮机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改进与参数设置
艾东平, 李应凯, 杨曦, 王忠华, 陶向宇, 陈涛, 王良毅
2017, 50(8): 125-128.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25.04
摘要
(
)
HTML
(
)
PDF
(8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国内汽轮机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PLU保护)误动作的总结分析,指出依靠机械功率和电气功率不平衡量作为PLU保护动作判据过于单一,在电网侧故障时有误动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发电机高转速启动条件引入PLU保护并建立了稳定计算用仿真模型,提出了高转速启动定值的配置原则。基于发电机组所在区域电网,采用典型故障方式配置并校核高转速启动定值,使高转速启动定值的设置有据可依。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电网侧故障引起PLU保护误动,对提高PLU保护动作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节能减排背景下广东省城镇居民能源需求研究
陈政, 冷媛, 张翔, 宋艺航, 蒙文川
2017, 50(8): 129-13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29.06
摘要
(
)
HTML
(
)
PDF
(10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能效水平提升、降低能耗的重点在工业领域,对居民能源消费研究不够深入,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改善,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成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其能源消费的能效水平及结构是否符合节能减排的诉求将显著影响全社会节能减排。以广东省城镇居民能源消费为研究对象,基于能源长期规划模型(LEAP),采用情景分析法研究节能减排背景下广东省城镇居民能源需求总量及结构。为构建居民可持续能源消费模式提供依据,为推进居民节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信息与通信
卫星通信在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测控中的应用
吴飞龙
2017, 50(8): 135-14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35.06
摘要
(
)
HTML
(
)
PDF
(16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的测控通信技术瓶颈,通过多种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直接转发点对点方式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在技术方案实施中分析评估了机载天线最佳选型和安装位置,前向利用双重发射分集的方法,返向利用检测接收信号能量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卫星通信系统信号被直升机旋翼遮挡导致通信链路中断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力地推动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实用化进程,并进一步拓展卫星通信技术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的应用范围。
基于网络分析仪的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在线管控研究与应用
王小立, 刘海涛, 张旭丰, 施宇
2017, 50(8): 141-14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41.05
摘要
(
)
HTML
(
)
PDF
(8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部分省电力公司建设了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运行管理系统,针对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文件(SCD)、智能装置实例配置文件(CID)、回路实例配置文件(CCD)、智能装置能力描述文件(ICD)等配置文件开展管控工作,但仍然存在管控配置文件与现场装置运行配置文件不一致问题。以网络分析仪在变电站实时运行及与全站二次设备可靠通信的特点,利用报文分析、服务解析、网络节点变化、校验码等手段,实时对装置运行配置文件与归档配置文件进行比对分析,实现配置文件从站端到调度端全方位立体化管控,实现了配置文件离线、在线多维度无缝隙管控,提升了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故障自动恢复技术
闫龙川, 张晓亮, 杨猛, 刘冬梅
2017, 50(8): 146-14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46.04
摘要
(
)
HTML
(
)
PDF
(7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中心部署大量信息系统及相关设备,单台设备软件或硬件故障经常发生。为保障信息系统的业务持续性,研究故障的快速恢复和自动处理十分必要。重点研究信息系统故障自动恢复技术,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系统软硬件状态评估和系统容量预测,建立自动处置脚本集,结合问题处理知识库进行系统状态与脚本匹配,实现了信息系统运行典型问题的自动恢复。从测试结果来看,提出的方法是完整可行的,能够提高运维的效率,可应用在信息系统运维工作中。
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局部放电检测系统
陈敏维, 陈彬, 叶兆平, 史志明
2017, 50(8): 150-15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5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5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物联网技术研发了一套可移动、免安装、无线化的变电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系统。该系统集停电检测、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为一体,充分发挥3种检测模式的优势,同时运用无线化、IP化和小型化等技术。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特高频、超声波、暂态地电压、高频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检测方式和手段上的新突破,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能与环保
贵州省“W”型火焰锅炉节能及超低排放的调研
朱智
2017, 50(8): 158-16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58.05
摘要
(
)
HTML
(
)
PDF
(7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国家下发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全国火电机组在“十三五”期间须达到节能及超低排放目标,为了研究贵州省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机组如何推行节能与超低排放改造,通过调研收集了国内已投运同类型机组能耗数据,对能耗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实例分析贵州省内现役火电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的投资及运行费用,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W型火焰锅炉机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节能和减排两方面较其他省份常规火电机组改造难度大、投资高,且改造后运行费用增加较多,建议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SCR催化剂活性评估对NO
x
超低排放影响
李帅英, 武宝会, 姚皓, 牛国平, 王晓冰, 黄钢英, 张立德, 路晓峰, 刘毅
2017, 50(8): 163-16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63.05
摘要
(
)
HTML
(
)
PDF
(8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CR脱硝为NO
x
实现超低排放的关键技术,其关键性材料为催化剂。受实际运行工况及煤质等因素影响,催化剂活性的衰减规律会偏离理论曲线。通过数学模型对催化剂化学寿命进行了研究,结合具体案例,对催化剂层间效率及方案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低排放改造中,催化剂活性评估对催化剂方案选择至关重要,影响设备稳定运行及投资成本。
环保型煤流抑尘剂的研制及工业试验研究
林木松, 马磊, 李宇春, 陈文中, 饶光伟
2017, 50(8): 168-17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68.05
摘要
(
)
HTML
(
)
PDF
(9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电厂煤炭皮带输送系统是煤尘污染工作场所,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及保护环境非常必要。在对煤流扬尘发生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煤流扬尘特点,研制出一种环保型抑尘剂,该抑尘剂由聚阴离子纤维素和润滑剂组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该抑尘剂抑尘效果显著,试验煤流流量为1 000 t/h时,与喷洒水比较,在相同45 mL/s喷洒量下,喷洒抑尘剂后输煤皮带平流扬尘量降低75%,落流扬尘量降低70%,即煤尘质量浓度分别由1.838 mg/m
3
降至0.460 mg/m
3
,由1.936 mg/m
3
降至0.580 mg/m
3
;(2)因加入量很小,所加抑尘剂对煤中全水分不产生实质性影响。经检验,该抑尘剂无毒无害,完全可应用于煤流扬尘治理。
新能源
新能源电动汽车参与电网频率控制研究
张旻, 彭梦妮, 夏向阳, 孔祥霁, 李明德, 黄海, 唐洁
2017, 50(8): 173-178.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73.06
摘要
(
)
HTML
(
)
PDF
(12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电动汽车的商业化,电动汽车与电网相连V2G(vehicle to grid)之间的影响也受到关注。电动汽车配备的大容量储能装置可以很好的作为电网的分布式储能设备。提出通过电动汽车互联到电网,来解决新能源并入电网引起的频率波动问题。将处于闲置状态的电动汽车聚合在一起,对大规模电动汽车采取预设智能充放电控制,通过充电桩对电网进行双向功率传输,以此来对电网频率偏移进行抑制。通过仿真分析,当电动汽车达到一定规模时,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的储能特性可以有效缓解区域电网的频率偏移。
太阳能电池方阵最佳倾角及南北步进跟踪研究
王磊, 祝曾伟, 潘武淳, 王鼎, 倪豪逸, 张臻
2017, 50(8): 179-18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8.179.06
摘要
(
)
HTML
(
)
PDF
(9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太阳能电池方阵斜面太阳辐射量计算模型,计算得出了广州市不同年份太阳能电池方阵斜面年总辐射量随倾角的变化关系,并求得历史不同年份的方阵最佳倾角。以半年、季度、月为时间间隔,对太阳能电池方阵南北向进行了二步、四步、十二步的不连续跟踪研究,得出不同跟踪时间段内的斜面最佳倾角及相应的辐射增益,据此计算出不同跟踪方式的全年总辐射增益,分析了不同安装方式对提高太阳能电池方阵斜面辐射量的效果。
(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主办: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电力》编辑部
主编:汤广福 单葆国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未来科技城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区B座315
邮编:102209
电话:010-66603794(编辑部)
010-66603806(广告、发行)
010-62662699-1(技术支持)
传真:010-66603578
国内邮发代号:2-427
国外发行代号:M-276
广告登记证号:京昌市监广登字20190011
新闻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青年编委信息登记表
青年编委信息统计表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申请登记表
论文模板
《中国电力》撰写规范
1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