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小坤, 吕大伟, 尹中强, 申双林, 王绍荣. 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内温度分布规律[J]. 中国电力, 2023, 56(6): 123-131. |
[2] |
潘晓伟, 彭烁, 李硕, 周贤, 王长军, 刘峻, 王瑞元. 余热锅炉烟气低温余热回收塔流场均匀性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3): 159-166. |
[3] |
杨风利, 张宏杰, 邵帅, 黄国. 高海拔输电线路走廊空气密度实测[J]. 中国电力, 2021, 54(12): 170-176. |
[4] |
李满, 韩敬钦, 李陆军, 赵顺安. 660 MW机组间接空冷主辅共塔方案影响分析[J]. 中国电力, 2020, 53(5): 155-163. |
[5] |
陈海杰, 马务, 刘贡祎, 高攀. W火焰锅炉SNCR脱硝及其对SCR入口流场的影响[J]. 中国电力, 2019, 52(7): 146-153. |
[6] |
王方勇, 李文杰. W型锅炉SCR脱硝装置积灰原因分析与治理[J]. 中国电力, 2019, 52(2): 178-184. |
[7] |
柳成亮, 蔡润夏, 吕俊复, 郝海俊, 苏虎, 耿瑞明, 李剑, 张晓宇. 燃用劣质煤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电力, 2018, 51(8): 167-172. |
[8] |
庄柯, 姚杰, 吴碧君, 马修元, 沈勇, 杜梦, 钟萍. 脱硝反应器内烟气与飞灰分布差异的数值模拟[J]. 中国电力, 2018, 51(2): 137-142. |
[9] |
雷嗣远, 孔凡海, 王乐乐, 杨晓宁, 杜昌飞. 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磨损诊断及对策研究[J]. 中国电力, 2018, 51(1): 158-163. |
[10] |
王琦, 白建云, 王欣峰, 王力. CFB锅炉脱硫脱硝系统多目标优化[J]. 中国电力, 2017, 50(7): 109-114. |
[11] |
杨风利, 张宏杰, 李正, 宋丽莉, 全利红. 北极风电送出输电线路风、冰荷载初步探讨[J]. 中国电力, 2017, 50(6): 49-55. |
[12] |
王为术, 崔强, 苗世昌, 吴小川, 张斌. 电站循环水泵进水流道水力特性及整流优化研究[J]. 中国电力, 2017, 50(2): 64-69. |
[13] |
佟博恒, 柳成亮, 苏虎, 刘青, 杨海瑞, 蒋文斌. 300 MW低热值煤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发电的设计与运行[J]. 中国电力, 2017, 50(12): 75-80. |
[14] |
郭新海,李建锋,王贵良,冷杰,吕磊,祁月琴,吕宏奇,吕俊复. 3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机节能改造[J]. 中国电力, 2016, 49(8): 162-166. |
[15] |
代培基, 胡晓霞, 罗明鑫. 6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粒度的控制探讨[J]. 中国电力, 2016, 49(7): 106-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