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电气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Scopus数据库收录
DOAJ数据库收录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
下载中心
新闻公告
出版伦理
同行评议
作者指南
开放获取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许可协议和著作权
联系方式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4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4-3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稿
中国风电运行消纳相关问题研究
裴哲义, 范高锋
2014, 47(4): 1-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3
摘要
(
)
PDF
(7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中国风电高速发展,风电消纳能力不足和弃风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新能源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对比欧美国家风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风电发展速度快、大规模集中开发、高电压、远距离输送且间歇性及随机性明显等特点。指出电源结构性矛盾和跨省跨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是影响中国风电消纳的主要原因。从跨省跨区电网建设、优化电源结构和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
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再热器T91/HR3C异种钢接头失效分析
王伟, 王学, 钟万里, 胡磊, 胡平
2014, 47(4): 5-8.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5.3
摘要
(
)
PDF
(87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受热面管的高温段有许多异种钢接头,其焊接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对某3 033 t/h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再热器T91/HR3C异种钢接头的失效试样进行了宏/微观分析。研究表明,失效部位在T91侧热影响区,裂纹沿管子周向分布,从外壁粗晶粒热影响区启裂,终止于细晶粒热影响区。焊后热处理不充分,T91侧热影响区组织不稳定和硬度高是异种钢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建议再次进行焊后热处理以改善接头性能和消除焊接应力。此外,研究发现T91侧熔合线附近形成白亮的低硬度δ-铁素体,其对接头失效虽无直接影响,但对接头长期性能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评估。
喷丸处理对S30432锅炉管抗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
赵慧传, 唐丽英, 贾建民, 孙标, 王彩侠, 陈吉刚
2014, 47(4): 9-1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9.4
摘要
(
)
PDF
(41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喷丸和未喷丸的国产和进口S30432钢管试样分别进行了670 、730 、760和790 ℃各1 000 h蒸汽氧化试验,并对蒸汽氧化试验后的试样进行了宏观、氧化增重、金相等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喷丸处理可以显著提高S30432锅炉管内壁的抗蒸汽氧化性能,约可使氧化速率降低一个数量级;在1 000 h蒸汽氧化试验条件下,1号试样氧化皮快速生长的临界温度在730~760 ℃,3号试样氧化皮快速生长的临界温度在760~790 ℃。进口管样氧化膜快速生长的临界温度比国产管样高约30 ℃,抗蒸汽氧化能力更强。
大型直接空冷系统通风方式比较
雷平和
2014, 47(4): 14-2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4.7
摘要
(
)
PDF
(85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介绍一种新型的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并以2×1 000 MW级直接空冷机组为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与机力通风、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进行比较。获得的夏季典型风速条件下背压变化规律表明: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比机力通风和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小风经济性与大风安全性,非常适合在环境风条件恶劣地区采用。
1 000 MW机组甩负荷转速飞升特性仿真研究
阚伟民, 胡鹏飞, 谢诞梅, 熊扬恒
2014, 47(4): 22-2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22.4
摘要
(
)
PDF
(31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是最恶劣的一种工况,它将引起机组转子转速飞升,进而威胁机组的安全性。借助Simulink仿真工具,对某型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甩负荷转速飞升特性进行了仿真。定量分析了再热容积时间常数和转子飞升时间常数对调节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对快速甩负荷(FCB)工况进行了仿真模拟和转速飞升预测。
1 000 MW汽轮机汽流激振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何国安, 赵利军, 任纬, 张学延
2014, 47(4): 27-3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27.4
摘要
(
)
PDF
(30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东汽1 000 MW汽轮机在现场屡屡出现的高压转子汽流激振故障,进行振动的特征及机理分析,指出汽流激振力主要来源于密封激振力、叶顶间隙激振力和静态汽流力,并据此提出改变汽封进汽的预旋方向、提高轴承稳定性裕度和调整高压调阀开启顺序等措施,消除或减缓高压转子的汽流激振,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实例,为类似振动故障的处理提供参考。
烟气深度冷却系统在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应用
杜和冲, 吴克锋, 申建东, 袁德刚, 李大才
2014, 47(4): 32-3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32.5
摘要
(
)
PDF
(19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凝结水,降低烟气温度,达到降低飞灰比电阻以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的目的,实现电除尘器“低温除尘增效”,同时提高锅炉效率,降低机组热耗和发电煤耗。在某1 000 MW机组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与电除尘器入口烟道内设计、加装烟气余热利用回收装置。实践表明:加装烟气深度冷却装置后,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提高0.1%,脱硫水耗明显降低,机组供电煤耗显著下降。
000 MW机组启停节油技术研究
郑文广, 司顺勇, 朱良松, 吴桂福, 陈剑
2014, 47(4): 38-4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38.5
摘要
(
)
PDF
(11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分析了1 000 MW超超临界、一级大旁路系统机组启停过程中油耗偏高的原因。通过降低单支油枪出力及减少油枪投入数量、降低启动疏水系统汽水热量损失、优化机组旁路运行方式、缩短暖机和并网至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时间、冷态循环清洗过程中提高锅炉上水温度、停机时提前控制煤仓煤位等措施,降低机组启停油耗;提出了通过临炉加热和微油点火改造,可进一步降低机组启动油耗。
发电
900 MW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混床设备运行优化
张霆
2014, 47(4): 44-4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44.3
摘要
(
)
PDF
(14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900 MW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投运7年后,备用混床内树脂出现分层现象,同时存在失效树脂输送不彻底问题,为此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存在阀门不严密、树脂混合前水位高、喷嘴角度偏离以及充水顶压不合要求等问题。制定并实施优化方案后,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出水水质和热力系统水汽品质合格的情况下,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混床周期制水量提高约20%,减少酸碱使用量33%,每年每台机组减少再生用除盐水4 000 t,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600 MW空冷供热机组主蒸汽压力寻优试验
王晋权, 李俊, 吕宏凯
2014, 47(4): 48-5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48.3
摘要
(
)
PDF
(8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600 MW空冷供热机组不同供热抽汽量、排汽压力的试验,研究了供热抽汽量及排汽压力变化对机组主蒸汽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定量计算了不同试验工况下汽轮机热耗率的变化。提出了空冷机组全年高效定滑压运行模型,修正了机组原有的滑压运行控制逻辑。运行结果表明:按修正后定滑压运行曲线运行在450 MW、供热抽汽量300 t/h时,可降低供电煤耗1.1 g/(kW·h)。
330 MW汽轮机轴位移偏移分析与处理
王文彬, 訾娟, 赵言, 贺强, 赵闫涛
2014, 47(4): 52-5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52.3
摘要
(
)
PDF
(18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轮机轴位移保护装置可以很好地反映推力轴承的工作状况。某电厂3号机组在供热改造后频繁出现轴位移逐步增大的现象,且出现轴位移变化与推力瓦瓦温变化相矛盾的现象。通过解体推力瓦,认真排查,发现由于推力瓦与推力盘扬度不一致,导致轴位移在机组运行中逐渐增大。检修时改进了推力瓦检修工艺并更换了热工测点。检修后轴位移恢复至出厂时的水平,机组保持稳定运行。
600 MW超临界锅炉防止高温腐蚀技术改造和运行调整
陈敏生, 廖晓春
2014, 47(4): 56-5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56.3
摘要
(
)
PDF
(19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发电公司600 MW超临界锅炉燃烧器区域两侧墙水冷壁管向火侧存在大面积高温腐蚀现象,为了消除水冷壁运行的安全隐患,对锅炉燃烧系统进行改造,对水冷壁侧墙影响较大的两侧主燃烧器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前后墙各加装3层贴壁风,降低了水冷壁侧墙还原性气体浓度。通过调整炉内横纵向空气的分布,使贴壁风改造后产生的高温受热面管壁超温、尾部烟道CO浓度升高和NO
x
排放浓度分布不均等负面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改造后锅炉总体性能良好,引起锅炉水冷壁大面积高温腐蚀的因素得到控制,水冷壁侧墙壁面CO体积分数平均为0.02%,H
2
S体积分数平均在60×10
-6
以下;改造前后锅炉效率和NO
x
排放浓度基本持平。
燃用哈密高钠高氯煤的超临界锅炉设计和运行
王彦林, 郭前鑫, 翟文东
2014, 47(4): 60-6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60.4
摘要
(
)
PDF
(26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准东、哈密地区某些煤种碱金属、氯元素含量高,易引发锅炉严重沾污、结渣和腐蚀问题,影响设备安全运行。针对某在建660 MW超临界锅炉的设计煤种特点,在300 MW机组运行实践基础上以及通过3 MW煤粉燃烧试验台的煤种掺烧试验,提出设计、运行优化方案,如采取将炉膛“增高、放大”以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增加吹灰器布置数量,煤种掺烧和燃烧调整等。采用这些措施后,预计某在建660 MW超临界锅炉可安全掺烧哈密某矿高碱金属煤种的比例达到60%,每年燃料成本将降低3 000万元,因而可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好体现西电东送的经济优势。
基于参考电站的核电模块化技术研究
鲁勤武, 赵淑昱, 李轶, 韩小萍, 柴伟东, 张淑霞
2014, 47(4): 65-6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65.4
摘要
(
)
PDF
(12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块化技术是核电站工程缩短建造工期、降低造价的重要技术手段,已成为三代核电的发展方向之一。以目前中国主力核电堆型CPR1000为参考电站,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块化技术,借助自主开发的模块三维设计系统,完成了核电站核岛主厂房的模块总体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典型模块详细设计工作,以实例进一步验证了设计可行性,同时从采购和施工2个方面对模块化技术的实施进行了分析,评估了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项目上的技术可行性。
电网
基于PSASP的西藏林芝电网电压稳定研究
方仁挺, 田位平
2014, 47(4): 70-7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70.4
摘要
(
)
PDF
(11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林芝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电网也迅速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结构日益复杂,实现了区域整体连接。林芝电网的负荷又多以商业和民用电力负荷为主。为此,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新判据方法,对西藏林芝电网进行详细的电压稳定计算与分析,得出电网中薄弱母线、薄弱区域及电压稳定裕度等稳定评估数据。研究结果为林芝电网的运行、调度和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监控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振动信号和小波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王春宁, 朱跃光, 马宏忠, 赵宏飞, 陈继宁
2014, 47(4): 75-7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75.4
摘要
(
)
PDF
(9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信号和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变压器油箱表面的振动信号作为采样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特征频率信号,并以此特征频率信号乘以电流标么值的平方作为训练样本进行小波神经网络训练,小波神经网络输出量能够反映出频谱特征向量和变压器故障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变压器进行故障分类及其诊断,并且小波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
基于SG-OSS的调控一体化仿真培训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江叶峰, 魏文辉, 高峰, 周挺, 袁启海, 徐田, 周书进, 范青, 王国平
2014, 47(4): 80-8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80.5
摘要
(
)
PDF
(20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现有的培训手段不能满足调控中心运行人员的培训需求问题,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SG-OSS)基础平台提出了调控一体化联合仿真培训应用系统的总体框架体系。该框架体系包括软件、硬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阐述了软件系统中平台层、模型层、功能层及应用层的构成、相互关系及作用。基于该框架体系设计所研发的系统已在江苏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示范应用,并在2013年迎峰度夏联合反事故演习得到应用,现场应用效果显示,该研究成果为调度员、监控员、变电站现场操作运行人员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场景的高逼真度培训平台,可以满足调控运行人员培训、演习、考核等需求。
基于频域滤波的间谐波在线检测算法
池源, 唐文左, 刘国平, 梁文举, 周念成
2014, 47(4): 86-9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86.5
摘要
(
)
PDF
(8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实时检测谐波、间谐波的幅值和相位等参数是改善电网电能质量的基础,而在线检测技术的关键是计算速度和精度。针对基波和谐波对间谐波频谱泄漏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频域滤波的间谐波在线检测算法。该算法将信号分为基波、谐波与间谐波,先采用双峰谱线修正算法计算出谐波及基波参数,并在频域将谐波以及基波信号滤除,消除其对间谐波的频谱干扰后,再进行间谐波检测。该算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基础上,只需计算1次FFT(fast Fourie transform),显著降低了算法所需的计算量,易于在电能质量实时在线监测装置中应用。在Matlab中比较了不同采样周期下的普通双峰谱线修正算法、基于时域和频域滤波的改进算法,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精度和计算速度。
基于变权理论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价方法
彭志峰, 杨明玉
2014, 47(4): 92-9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92.4
摘要
(
)
PDF
(8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科学合理的状态评价作为基础。为此,根据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取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状态的主要因素,构建用于状态评价的状态量体系;在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的组合权重的基础上引入变权思想,对各状态量的权重进行调整;建立状态量的模糊正态分布隶属函数模型,并以此对某变电站的一个间隔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的状态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变权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准确地判断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状态,确定不健康的装置和回路。
一种新型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桂存兵
2014, 47(4): 97-10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97.4
摘要
(
)
PDF
(23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燃料电池等输出电压较低的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大功率和高增益变换器的研究成为电力电子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为实现DC/DC变换器的高增益和高可靠性,提出了一种非隔离无源箝位型交错并联型变换器,其输入并联而输出串联,并试制了1台200 W实验装置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源箝位电路可有效回收漏感能量,实现主开关管的软关断和软开通,既避免了附加箝位器件,降低了成本,又达到了与有源箝位电路类似的功效,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该新型变换器在保持合理占空比的情况下,获得了高增益,降低了变压器的匝比,并使反向恢复问题得到抑制,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有了一定的提高,磁芯的体积有效减小,证明了这种新型变换器的实用性。
新疆电网多送出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陈树勇, 逄博, 陈得治, 牛拴保, 王吉利, 霍超, 宋云亭
2014, 47(4): 102-10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02.5
摘要
(
)
PDF
(18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新疆电网±1 100 kV和±800 kV特高压多回直流外送输电系统交互影响的复杂性,基于2015年冬季大负荷运行方式,利用多馈入影响因子(MIIF)、多送出运行短路比(MOSCR)等指标定性分析交直流以及多直流系统之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PA仿真平台进一步仿真并量化分析了直流故障下系统的稳定性及多直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支援的特性。结果表明:在直流单极闭锁等典型故障下,新疆电网交直流、多送出直流系统之间的交互影响在合理范围内,但双极闭锁等严重工况下存在功角及电压失稳的风险;配套电源支撑是影响电网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多直流的紧急功率支援可提高送端系统稳定性。
多HVDC输电系统SSO抑制措施的协调控制研究
齐阳
2014, 47(4): 108-11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08.4
摘要
(
)
PDF
(2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HVDC输电系统引起的次同步振荡(SSO)现象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抑制措施。故以贵州电网多HVDC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为背景,对SSDC的协调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理论分析和大量仿真验证表明,SSDC和附加次同步励磁控制器(SEDC)提供的电气阻尼是解耦的,可以分别进行整定。而对配置在不同直流线路换流站处的多台SSDC进行整定时,协调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取发电机组转速作为SSDC的输入信号会达到更理想的抑制效果。
电子式互感器数字相位补偿技术研究
黄友朋, 赵山, 潘峰, 肖勇, 孙卫明
2014, 47(4): 113-11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13.4
摘要
(
)
PDF
(8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善电子式互感器的相位特性,提高其挂网运行稳定性,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中常用的模拟相位补偿技术,将模拟相位补偿技术与数字相位补偿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了2种技术的优缺点,给出了二者的不同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电子式互感器的数字相位补偿方法,在220 kV电子式互感器测量系统上进行了试验,补偿最小分辨率可至1′,补偿最大角度为270′,调节方便,可满足电子式互感器相位误差补偿的需求。
220 kV变电站绝缘子带电干冰清洗车载系统
郑俊杰, 邹建明, 姜锋, 喻剑辉, 韩军杰, 何小新, 徐和璋
2014, 47(4): 118-12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18.4
摘要
(
)
PDF
(15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发了一套干冰清洗车载系统,包括小型干冰清洗机、清洗头、绝缘臂、液压升降平台、履带式底盘、压缩空气系统及手动/遥控操作系统等部分。该系统利用干冰作为清洗介质,进行带电清洗变电站绝缘套管和支柱绝缘子,清洗过程中不会出现污闪事故,清洗效果好,作业速度快。电力检测中心所做的工频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及电磁兼容试验表明,清洗车的绝缘性能满足220 kV变电站带电清洗作业清洗要求,且其无线通信在变电站环境中工作可靠,亦不干扰变电站内设备。干冰清洗车载系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绝缘子表面清洗机械。
中压电缆终端在线监测及故障预警技术的研究
吴敏秀
2014, 47(4): 123-12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23.4
摘要
(
)
PDF
(56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户外环网柜分布广、工作环境恶劣及巡检不便等情况,配合配网自动化,设计研发了中压电缆终端在线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给出了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对其中各部分的设计方法和功能进行了说明。为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设计研发了抗干扰、防护等级高、具备自检功能的智能在线监测装置;采用光纤作为通信介质,保证信息传输可靠性;为了实现故障预警技术智能分析,结合实际运行经验,设计了故障预警算法。
新能源
基于离散概率潮流的大风电接入后的电网规划
张新松, 顾菊平, 郭晓丽
2014, 47(4): 128-13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28.5
摘要
(
)
PDF
(17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离散概率模型描述风功率及负荷不确定性导致的网络潮流不确定性,利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分析并网风功率的概率分布特性,并利用正态分布描述负荷的不确定性。以一定的精度将风功率及负荷的概率密度函数离散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线性直流潮流模型推导支路潮流的概率密度函数。规划模型以线路投资费用最少为优化目标,利用机会约束处理规划方案在正常运行及
N
-1情况下的过负荷。利用基本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规划模型进行了求解。基于改进Garver 6 节点系统的仿真试验证明所提算法及模型的有效性。
考虑撬棒保护和残压的DFIG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及应用
王耀函, 刘辉, 刘吉臻, 吴林林
2014, 47(4): 134-138.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34.4
摘要
(
)
PDF
(1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网短路故障可能导致双馈风电机组过电流保护动作,定量分析故障对机组短路电流的影响对于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电网发生对称短路故障时双馈风电机组的暂态定、转子磁链关系,研究考虑机端残压下的双馈风电机组定子短路电流特性。在短路电流特征分析中考虑转子侧撬棒(crowbar)保护的投入策略,推导出双馈风电机组发生对称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讨论机组参数对短路电流特征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现场低电压穿越试验测试数据进行比对,验证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节能与环保
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失活及其再生性能研究
刘红辉, 刘伟, 黄锐, 袁鹏, 席文昌, 黄新竹, 王刚
2014, 47(4): 139-14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39.4
摘要
(
)
PDF
(85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火电厂新鲜、失活和再生的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XRF、ICP、SEM-EDX、比表面积分析仪、压汞仪和XRD等表征手段,测试了催化剂单元的活性及SO
2
/SO
3
转化率;测试结果表明运行后的催化剂活性大幅度降低(从41.5 m/h 降低至29.5 m/h),分析了导致催化剂失活现象原因并制订了再生工艺;与新鲜催化剂相比,再生催化剂活性可恢复至新催化剂的99%(从29.5 m/h 升高至41.1 m/h)并较好地控制了其SO
2
/SO
3
转化率,再生催化剂微观结构及性能与新鲜催化剂基本一致。
变电站降噪用吸声材料的研究
樊超, 聂京凯, 肖伟民, 陈新, 韩钰, 耿慧君
2014, 47(4): 144-14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44.3
摘要
(
)
PDF
(22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严格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变电站噪声超标已成为变电站投诉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变电站的噪声特点及变电站降噪用吸声材料的性能,发现目前常用的变电站吸声材料并不能满足变电站的降噪需求和服役条件。为此,创造性地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吸声材料——微孔纤维复合吸声板,该板以微穿孔板为外层,铝纤维板为内层,通过两者背后的空腔,组合成一种双共振吸声结构,极大地拓宽了材料的吸声频带,提高了材料的低频吸声系数。此外,该吸声板采用全铝结构,导热优良,耐候持久,回收利用方便,经济性良好,将其应用在南方某城市110 kV室内变电站的噪声治理中,大幅度降低了变电站的整体噪声水平。
一种新型富氧焚烧垃圾电站烟气净化工艺流程模拟
何雪鸿, 阎维平, 赵永明
2014, 47(4): 148-15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48.4
摘要
(
)
PDF
(14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O
2
捕集的富氧燃煤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可以在烟气压缩净化流程中联合脱除HCl、SO
2
及NO等污染物并资源化回收酸液。运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一个350 t/d的回转窑式纯氧熔融焚烧垃圾排烟的联合脱酸烟气净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主要节点的物质流量、组分和化学反应的参数,以及脱除HCl、SO
2
和NO的效率。结果表明:该烟气净化工艺脱除HCl和SO
2
的效率约为100%,脱硝效率也可达93%,每小时可回收质量分数为40%的稀硫酸306 kg和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硝酸51 kg。此外,针对停留时间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CFB锅炉石灰石粉制备系统研究
曾兵, 万承军, 刘毅
2014, 47(4): 153-15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4.4.153.6
摘要
(
)
PDF
(51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石灰石粉制备系统的产品粒度分布特性直接影响着炉内脱硫效果及石灰石粉的利用率,细碎和分选是石灰石粉粒度控制的关键环节。为有效控制石灰石粉粒度和降低生产成本,越来越多拥有CFB锅炉的电厂放弃外购成品石灰石粉,选择在厂内配置石灰石粉制备系统。结合工程实例,简单介绍石灰石的细碎和分选设备,重点对“AUBEMA破碎机+振动筛”、“柱磨机+瀑流式选粉机”和FAM公司细碎机等3种石灰石粉制备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柱磨机配套瀑流式选粉机的制备系统具有经济性好、单机出力大、对石灰石粉含水率不敏感、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是大型CFB锅炉石灰石粉制备系统较为合理的选择。
(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主办: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电力》编辑部
主编:汤广福 单葆国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未来科技城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区B座315
邮编:102209
电话:010-66603794(编辑部)
010-66603806(广告、发行)
010-62662699-1(技术支持)
传真:010-66603578
国内邮发代号:2-427
国外发行代号:M-276
广告登记证号:京昌市监广登字20190011
新闻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青年编委信息登记表
青年编委信息统计表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申请登记表
论文模板
《中国电力》撰写规范
1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