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章枫, 樊恒建, 邓晖, 房乐, 周子青, 李知艺.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充裕度分析[J]. 中国电力, 2025, 58(3): 43-54. |
[2] |
赖业宁, 孙仲卿, 陆志平, 刘沁. 考虑储能资源聚合参与的电网优化运行与韧性提升策略[J]. 中国电力, 2025, 58(2): 57-65. |
[3] |
刘志强, 李建锋, 潘荔, 王志轩. 中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效果分析与展望[J]. 中国电力, 2024, 57(7): 1-11. |
[4] |
刘东旭, 张潇元, 马青, 冯前伟, 杜振. 燃煤机组SO3生成与控制技术路线分析[J]. 中国电力, 2024, 57(6): 235-242. |
[5] |
覃海, 陈胜, 张洪略, 夏天, 马覃峰, 段展宇, 颜伟. 并网光伏电站关口无功调节能力的分时段等值方法[J]. 中国电力, 2024, 57(2): 27-33. |
[6] |
张俊成, 黎敏, 刘志文, 谭靖, 陶毅刚, 罗天禄. 配电网用户侧多类型柔性资源调节能力评估方法[J]. 中国电力, 2023, 56(9): 96-103,119. |
[7] |
陈泉, 宗炫君, 李梦源. 计及节能性的多异质能源系统多目标协同优化[J]. 中国电力, 2023, 56(6): 148-157. |
[8] |
蒋棹骏, 向月, 谈竹奎, 郭咏涛, 王扬, 周科. 计及需求响应的高比例清洁能源园区储能容量优化配置[J]. 中国电力, 2023, 56(12): 147-155, 163. |
[9] |
刘青, 张成龙, 熊华文, 翁玉艳, 张桦, 王红, 谭清坤, 姚力. 基于技术分析的主要高耗能产品单耗预测方法及展望[J]. 中国电力, 2023, 56(1): 166-172. |
[10] |
杨作祥, 王晶晶, 吴江, 唐莎莎, 侯斌.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综合节能潜力评估方法[J]. 中国电力, 2022, 55(8): 151-156,164. |
[11] |
黄畅, 颜逸贤, 白尧, 张琪, 王卫良, 李文娜. 促进风电消纳的太阳能-燃煤热电联产系统性能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5): 182-188. |
[12] |
孙尊强, 郑成航, 周灿, 王圣, 马修元, 叶毅科. 燃煤电厂典型除尘器运行现状分析及优化[J]. 中国电力, 2022, 55(11): 194-201. |
[13] |
杜振, 王志东, 江建平, 朱跃. 湿法脱硫系统PM2.5排放特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21, 54(6): 153-158. |
[14] |
刘双白, 张晶, 吴昕, 胡娱欧. 320 MW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J]. 中国电力, 2021, 54(5): 213-220. |
[15] |
朱法华, 许月阳, 孙尊强, 孙雪丽, 王圣. 中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实践与启示[J]. 中国电力, 2021, 54(4):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