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云龙, 韩璐, 罗树林, 吴涛. 集成电动汽车的家庭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负荷调度优化[J]. 中国电力, 2024, 57(5): 39-49. |
[2] |
梁健, 王蒙, 杨亚欣, 胡杨, 姚尔人. 基于压缩空气储能与增强型地热的三联产系统热力学分析[J]. 中国电力, 2024, 57(1): 209-218. |
[3] |
侯建军, 付喜亮, 李染生, 刘贵喜, 孙燕平, 孙利, 梁占伟. 基于㶲分析的能量梯级利用供热变工况运行优化研究[J]. 中国电力, 2023, 56(8): 230-240. |
[4] |
王瑞琪, 王新立, 郭光华, 张宇航, 周海妮, 周琪. 农村光-氢-沼储能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鲁棒优化调度[J]. 中国电力, 2023, 56(5): 89-98. |
[5] |
任鑫, 王渡, 金亚飞, 王志刚. 基于能耗、经济性及碳排放的热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J]. 中国电力, 2023, 56(4): 201-210. |
[6] |
乔加飞, 梁占伟, 张磊, 王顺森. 基于热能深度梯级利用的耦合供热变工况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9): 204-212. |
[7] |
刘赫川, 周孝信, 杨小煜, 李亚楼, 李雄. 考虑天然气季节性存储的综合能源系统年度运行方式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4): 145-155. |
[8] |
刘学, 胡刚刚, 李健, 杨志平, 王宁玲, 戈志华. 高背压双抽热电联产机组联合运行特性及负荷分配[J]. 中国电力, 2022, 55(10): 219-228. |
[9] |
刘双白, 张晶, 吴昕, 胡娱欧. 320 MW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J]. 中国电力, 2021, 54(5): 213-220. |
[10] |
胡源, 薛松, 杨素, 唐程辉, 梁才, 熊天军. 综合能源背景下的配电网多场景规划[J]. 中国电力, 2021, 54(4): 175-184. |
[11] |
曹丽华, 潘同洋, 司和勇, 姜铁骝, 曹兴, 赵金峰. 热电厂配置调峰电锅炉最佳容量确定方法[J]. 中国电力, 2020, 53(6): 140-146. |
[12] |
杨玉龙, 李湃, 黄越辉, 王桂林, 周义刚. 面向弃风消纳的电储能-热电分级协调优化方法[J]. 中国电力, 2020, 53(12): 127-135. |
[13] |
陈顺青, 闫建平, 张玉胜. 660 MW水热电联产超临界机组综合蓄能一次调频能力研究及应用[J]. 中国电力, 2020, 53(1): 177-184. |
[14] |
蔺晨晖, 吴文传, 王彬, 孙勇. 考虑调峰辅助服务的热电联合调度方法[J]. 中国电力, 2019, 52(6): 45-53. |
[15] |
梁占伟, 杨承刚, 张磊, 徐亚涛, 孙鹏, 张俊杰, 王顺森. 基于单耗理论的抽汽耦合高背压供热优化[J]. 中国电力, 2019, 52(12): 171-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