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傅成程, 张春雁, 刘键烨, 贾德香, 李丹, 王素. 负荷聚合商参与需求侧资源聚合优化调控方法[J]. 中国电力, 2025, 58(8): 1-11. |
| [2] |
王学军, 方水平, 池光湧. 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J]. 中国电力, 2025, 58(8): 139-146. |
| [3] |
张博航, 戚军, 谢路耀, 张有兵, 张博扬.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频率控制[J]. 中国电力, 2025, 58(7): 105-114. |
| [4] |
赵琳, 郭尚民, 商文颖, 董健, 王炜. 基于FDOA的可再生能源系统配置优化[J]. 中国电力, 2025, 58(7): 168-176. |
| [5] |
李科, 潘庭龙, 许德智. 基于MSCNN-BiGRU-Attention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J]. 中国电力, 2025, 58(6): 10-18. |
| [6] |
魏春晖, 单林森, 胡大栋, 高乾恒, 张新松, 薛晓岑. 面向需求响应的园区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策略[J]. 中国电力, 2025, 58(6): 112-121. |
| [7] |
叶小宁, 王彩霞, 时智勇, 步雨洛, 杨超, 吴思. 国外高比例新能源消纳分析及对中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 中国电力, 2025, 58(6): 137-144. |
| [8] |
刘姜伟, 陈亦平, 肖云鹏, 陈凯, 郭瑾程, 王建学. 水电参与电力市场研究综述[J]. 中国电力, 2025, 58(6): 156-171. |
| [9] |
王艳阳, 李建朝, 刘景青, 唐程, 王剑涛, 卢锦玲, 任惠. 电碳耦合机制下多元主体综合成本分析[J]. 中国电力, 2025, 58(6): 180-189. |
| [10] |
王彩霞, 吴思, 时智勇. 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国际实践与启示[J]. 中国电力, 2025, 58(5): 43-51. |
| [11] |
胡常胜, 摆志俊, 张章, 李建康, 沈子洋. 计及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电制氢容量和布点规划研究[J]. 中国电力, 2025, 58(5): 91-101. |
| [12] |
赵彤, 李雪松, 周浩, 丁羽, 杨斌, 王文涛, 王鹏. 基于动态碳排放强度的电碳市场耦合建模方法及市场优化机制分析[J]. 中国电力, 2025, 58(4): 31-43. |
| [13] |
周飞航, 王灏, 王海利, 王萌, 金耀杰, 李重春, 张忠德, 王鹏.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电-碳-绿证耦合市场下多市场主体行为研究[J]. 中国电力, 2025, 58(4): 44-55. |
| [14] |
李可昀, 张宁, 赵乐, 赵成, 李嘉宇, 唐诚. 输变电工程关键电力设备与材料碳排放核算方法[J]. 中国电力, 2025, 58(4): 193-204. |
| [15] |
张峰, 姜继双, 李超, 夏芝香, 戴莉, 王凯歌, 方梦祥, 骆仲泱. 基于GHGP标准体系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量化分析[J]. 中国电力, 2025, 58(4): 205-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