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福国, 李泽鹏, 吴鹏, 王雪, 李晓恩. 耦合储能电池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全工况性能分析[J]. 中国电力, 2024, 57(2): 161-170. |
[2] |
刘志坦, 姚杰, 庄柯, 喻乐蒙, 周凯. 燃气轮机与燃煤机组SCR脱硝催化剂特性比较[J]. 中国电力, 2021, 54(6): 145-152. |
[3] |
张涛, 刘志坦, 干雪, 付忠广, 严志远, 朱鸿飞, 邱振波. 进气加热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影响[J]. 中国电力, 2021, 54(3): 177-184. |
[4] |
刘志坦, 舒喜, 杨爱勇, 李玉刚. 固定式燃气轮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的选择[J]. 中国电力, 2020, 53(8): 117-124. |
[5] |
侯国莲, 戴晓燕, 弓林娟, 徐海鑫, 张建华.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燃气轮机系统负荷跟踪多目标预测控制[J]. 中国电力, 2020, 53(11): 212-219,226. |
[6] |
任永强, 车得福, 许世森, 李小宇, 陶继业, 刘刚. 国内外IGCC技术典型分析[J]. 中国电力, 2019, 52(2): 7-13,184. |
[7] |
郭磊, 宋文蛰, 王相平, 于洋, 王二信. IGCC燃用低热值燃料的燃气轮机运行性能优化[J]. 中国电力, 2019, 52(2): 14-19. |
[8] |
丁阳, 石永锋, 郝建刚. 6FA燃机DLN2.6燃烧系统燃烧特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19, 52(12): 165-170. |
[9] |
黄素华, 荆迪, 庄劼, 范洪武. 重型燃气轮机DLN2.0+系统燃烧调整实践[J]. 中国电力, 2018, 51(4): 96-100. |
[10] |
丁建博, 赵雁鹏, 王健. IGCC燃机入口合成气温度低导致跳机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 中国电力, 2018, 51(3): 1-6. |
[11] |
王亚欧, 陶谦, 陈波, 管诗骈, 张恩先. 自然循环双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动态特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18, 51(2): 176-184. |
[12] |
李录平, 唐学智, 张浩, 黄章俊. 燃气轮机旋转状态下的动叶气膜冷却效果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电力, 2018, 51(12): 7-13,35. |
[13] |
付忠广, 王树成, 宋依璘, 张高强, 高玉才. 高压燃烧室进气雷诺数对旋流预混燃烧特性的影响[J]. 中国电力, 2018, 51(12): 14-19. |
[14] |
范金骥, 张驰. 一种降低燃气轮机气耗的温度控制优化方法研究[J]. 中国电力, 2018, 51(12): 20-28. |
[15] |
张高强, 付忠广, 王树成, 张天清.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气冷却系统对机组性能影响研究[J]. 中国电力, 2018, 51(12): 3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