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含笑, 单思珂, 魏书洲, 于立元, 王帅, 刘美玲, 崔盈.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煤电碳足迹评估[J]. 中国电力, 2024, 57(7): 227-237. |
[2] |
曲立涛, 齐晓辉, 王德鑫, 于洪海. 基于CEMS数据的超低排放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23, 56(2): 171-178. |
[3] |
刘含笑, 吴黎明, 赵琳, 于立元, 郦建国, 崔盈. 燃煤电厂湿式电除尘器减排及能效特性研究[J]. 中国电力, 2022, 55(5): 196-203. |
[4] |
王彦哲, 周胜, 姚子麟, 欧训民. 中国煤电生命周期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相互影响建模分析[J]. 中国电力, 2021, 54(8): 128-135. |
[5] |
王鹏程, 邓博宇, 蔡晋, 王珂, 孔皓, 李丽锋, 张缦, 杨海瑞.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难点及控制策略[J]. 中国电力, 2021, 54(5): 206-212. |
[6] |
陈欢乐, 归一数, 陈伟, 王阳, 卢宏林, 明磊. 基于加热器切除的深度调频控制技术研究与实施[J]. 中国电力, 2021, 54(3): 168-176. |
[7] |
张志强, 朱法华, 邹斯诣, 史鹏飞, 王晓玲, 游秦, 姚力, 闫绍帅, 王兴. 基于实测的烟气“消白”工程环境效益研究[J]. 中国电力, 2020, 53(9): 202-207. |
[8] |
刘志坦, 舒喜, 杨爱勇, 李玉刚. 固定式燃气轮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的选择[J]. 中国电力, 2020, 53(8): 117-124. |
[9] |
陆骏超, 陶雷行, 岳春妹, 陈睿, 刘志超, 王妍艳, 郑方栋, 万迪. 燃煤发电厂用水水平现状与展望[J]. 中国电力, 2020, 53(3): 139-146. |
[10] |
张金生. 太阳能塔式聚光集热系统与燃煤发电耦合设计[J]. 中国电力, 2020, 53(2): 150-155. |
[11] |
高沛荣, 晏志仁, 杨君, 马骁骅, 翟鸣秋. 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中的负协同效应串联作用现象[J]. 中国电力, 2020, 53(12): 270-276. |
[12] |
伦涛, 鄂志君, 张利, 王鑫, 赵永亮, 严俊杰. 燃煤机组不同灵活性调节方案参与一次调频过程的经济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19, 52(8): 164-172. |
[13] |
吕培鑫, 庞力平, 李明, 段立强, 杨勇平.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变工况动态特性分析[J]. 中国电力, 2019, 52(7): 108-116. |
[14] |
车凯, 郑庆宇, 韩忠阁, 陈崇明, 郁金星. 燃煤电厂痕量元素协同脱除及排放[J]. 中国电力, 2019, 52(4): 161-166. |
[15] |
王天堃.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及预测控制DMC的火电机组脱硝控制策略[J]. 中国电力, 2019, 52(12): 140-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