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电气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Scopus数据库收录
DOAJ数据库收录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
下载中心
新闻公告
出版伦理
同行评议
作者指南
开放获取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许可协议和著作权
联系方式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5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2-09-18
上一期
下一期
专稿
“三北”地区风电开发、输送及消纳研究
张运洲, 胡泊
2012, 45(9): 1-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1.5
摘要
(
)
PDF
(24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风电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规划研究阶段就协调好风电开发布局、输送方式选择和高水平利用问题。对风电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2种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了2020年风电实现2亿kW开发规模下的布局方案,并通过构建风电开发、输送及消纳综合分析方法,以保证较好的风电利用效率为目标,着重研究了“三北”地区风电输送和消纳模式,并提出了2020年“三北”及全国风电较为科学的发展情景。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分析及解决方案
刘开俊
2012, 45(9): 7-1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7.3
摘要
(
)
PDF
(35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一五”以来我国风电规模快速增长,但风电与电网发展不协调。为更好地推动风电可持续发展及场网协调发展,基于最新数据和研究成果,从风电运行安全、消纳需求、规划建设等角度,分析风电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影响和原因,从技术发展、电源优化、网架建设、统筹规划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为电力行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发电
超超临界机组平朔煤掺配掺烧及煤灰固硫试验研究
韩佰春, 才汝骏, 周永刚, 李培, 李帅英, 赵虹
2012, 45(9): 11-16.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11.5
摘要
(
)
PDF
(25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上进行平朔煤与印尼煤、平朔煤与蒙煤掺配掺烧试验,并以常用印尼煤作为对比,得到电厂燃用平朔煤机组适应性及煤灰固硫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平朔煤掺入后机组适应性良好,制粉系统、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参数正常,炉膛结渣问题明显改善,且单位发热量制粉电耗较低,但排烟损失及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增加,锅炉效率略有下降;平朔煤与蒙煤掺配后固硫率达9.23%,固硫效果对SO
2
排放浓度及脱硫成本降低明显,而平朔煤与印尼煤掺配后几乎无固硫效果。由于电厂炉膛温度高于CaSO
4
受热分解温度,电厂试验固硫率低于实验室试验固硫率。
汽动引风机技术在1 000 MW级机组上的应用
李毅杰, 孙叶柱, 杨旭明, 雷保明, 姚友江, 蔡纯
2012, 45(9): 17-2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17.4
摘要
(
)
PDF
(10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引风机采用小汽轮机驱动一方面可以避免电动机驱动产生的启动电流大、厂用电电压瞬间变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厂用电率、减少了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各项损失,节能效果较好。以海门发电厂项目为研究案例,介绍了1 036 MW机组将增压风机与引风机合并,采用汽轮机驱动代替电动机驱动引风机的方案,重点介绍了项目技术方案、控制策略、效益分析及应用效果。以期为其他同级别火电机组引风机采用小汽轮机驱动应用提供借鉴。
600 MW空冷机组水汽品质的优化及成效
石雪松, 王文忠, 刘江
2012, 45(9): 22-2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22.2
摘要
(
)
PDF
(24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达拉特发电厂4期工程2台600 MW燃煤、直接空冷机组汽轮机叶片存在明显积盐现象。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机组在调试阶段洗硅效果不佳,运行期间给水pH值控制偏低。为此,确定了最佳的化学水处理运行工况,包括将给水处理方式由原来的AVT(R)改为AVT(O),通过锅炉热化学试验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运行改进措施,同时在凝汽器排气装置出口加装了强磁除铁器,使水汽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2台机组水汽品质合格率分别由以前的92.3%和90.2%提高到现在的99.7%和99.2%。
电网
风电场内集中无功补偿容量的设计与研究
张强, 仇卫东
2012, 45(9): 25-28.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25.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导致风电场电压波动较大,需要装设足够的无功补偿装置。目前对于风电场内集中无功补偿的计算和分析少有涉及,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均是按照相关并网准则要求进行。提出风电场内各环节无功损耗的计算和分析方法,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依据风电场无功补偿相关技术规定所确定的风电场内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00 kV同塔四回线路不全停运检修作业方式研究
金逸, 肖匀, 刘庭, 刘凯, 肖宾
2012, 45(9): 29-3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29.5
摘要
(
)
PDF
(69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500 kV同塔四回线路不全停运时的检修作业提供技术依据,通过仿真计算的方法,分别计算了500 kV同塔四回线路,在两回运行两回停运、三回运行一回停运的情况下,在停运回路上的感应电压情况。计算结果发现,在500 kV同塔四回线路不全停运时,在停运线路两端均不接地的情况下,停运线路上的感应电压峰值最大可达105 kV;在停运线路两端均接地的情况下,停运线路上的感应电压峰值最大可达95 V。根据计算及分析结果,提出了500 kV同塔四回线路不全停运时的检修作业可采用带电作业方式或停电作业方式并需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四川省电力需求预测
丁剑, 艾明建, 吴安平
2012, 45(9): 35-3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35.4
摘要
(
)
PDF
(21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10年,预计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和需电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采用相对产值单耗法,对四川“十二五”、“十三五”经济增长速度、产业比重和产值单耗等影响电量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2015、2020年四川省电力需求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新疆乌鲁木齐昌吉电网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需求分析
刘新刚, 闫广新
2012, 45(9): 40-42.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40.2
摘要
(
)
PDF
(14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二五”期间,新疆乌鲁木齐昌吉电网将新增火电和水电装机5 660 MW,其中火电5 565 MW,水电95 MW,另外还计划新增1 250 MW的风电装机。由于新增的火电机组中,热电机组约占66%,届时将继续加大电网的调峰压力。从乌鲁木齐昌吉电网负荷特性出发,分析研究乌鲁木齐昌吉电网调峰容量盈亏,从而得出乌鲁木齐昌吉电网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需求容量。
新能源
回转干馏炉转向及物料配比对停留时间的影响
孙保民, 王恭, 吴思竹, 李少华, 张立栋
2012, 45(9): 43-4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43.4
摘要
(
)
PDF
(18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料在回转干馏炉内的停留时间影响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干馏技术的干馏效果及出油率。在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干馏系统实验台上,以油页岩颗粒与页岩灰的混合物为实验物料,采用示踪粒子方法研究了冷态条件下混合物的配比、回转干馏炉(带内部翻料构件)的旋转方向2种因素对混合物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比例的不同会造成颗粒平均粒径的不同,平均粒径较小的混合物料停留时间长;干馏炉因翻料构件的结构特性,旋转方向不同时能形成不同的颗粒运动模式,当工作在直角抄板模式时,较大的表面层颗粒滚落距离造成了较长的物料停留时间。
我国新能源发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张伟波, 潘宇超, 张卫东, 崔志强
2012, 45(9): 48-5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48.3
摘要
(
)
PDF
(12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极促进新能源发电,节约和代替部分化石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对我国新能源发电在规划、审批、法规建设、产业基础、设备性能和建设运行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相应提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发电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建议。
基于PSASP/UPI环境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优化规划
胡国伟, 孙刚, 郭昌林, 戎晓雪, 别朝红
2012, 45(9): 52-5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52.3
摘要
(
)
PDF
(12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方案的优化规划实用模型,并基于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平台及其提供的用户程序接口(UPI),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方案的优化规划。为了验证模型的实用性,以临沂市充电站规划为应用背景,以满足电网安全性为约束条件、实现电网网损和充电站基建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科学、合理、经济地优化了临沂市充电站供电方案的实际规划。算例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充电站供电方案的优化规划模型可行有效,基于PSASP平台进行规划,使得优化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也便于在不同电网公司进行充电站优化规划时推广使用,具有实用价值。
基于风险评估矩阵的风电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邹炅, 章显亮, 黄善平, 陈欣, 张宇星
2012, 45(9): 56-5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56.3
摘要
(
)
PDF
(30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力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正确认识风力发电的发展前景,识别风电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期、生产运营期存在的风险,有效开展风电项目风险评估,对于大型风电项目的承保和理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风电行业的发展形势、风电行业存在的风险,基于风险评估矩阵对风电项目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从风电保险项目承保及风险控制的多维角度对风电保险项目进行了研究。
小型并网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
寿挺, 张思建
2012, 45(9): 60-6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6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小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的监控需求,说明监控系统应具备的3个基本功能,即电能质量监控、电能计量和并网控制。讨论基于经济方式的上网电费计量方式和一种防止孤岛效应的控制方式。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小型并网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具有分布式数据采集、易组建和自组织等特点,可实现对大范围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智能监控。此外,该监控系统由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组成,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描述整个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别给出网关节点和监控节点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
基于全周期能源利用效率的电动汽车节能减排分析
孔维政,李琼慧,汪晓露
2012, 45(9): 64-6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64.3
摘要
(
)
PDF
(11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均提出了电动汽车发展目标。针对电动汽车是否节能减排的问题,以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全周期能源利用效率为基础,分析“以电代油”后化石能源消费量、CO2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从全周期能源效率的角度,分别计算电动汽车替代汽油汽车和柴油汽车后,能源消费量、CO2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电动汽车替代汽油汽车,一次能源消费量、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CO、HC等污染物排放量将下降,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但NOx、颗粒物和SO2等污染物排放量将上升。电动汽车替代柴油汽车后,一次能源消费量以及除SO2外的其他污染物排放将下降,有助于实现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但CO2和SO2排放量将上升。基于我国目前燃煤发电比重,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并不能完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节能与环保
火力发电厂湿式冷却系统节能分析
费全昌, 梁超
2012, 45(9): 68-7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68.3
摘要
(
)
PDF
(14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力发电在我国能源供应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火力发电厂自身的节能设计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建设高效节能环保节水燃煤电厂”的要求。以1 000 MW级火力发电机组为例,对湿式冷却系统中循环水泵不同配置方案及影响循环水泵扬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优化后的湿式冷却电厂直流系统和再循环系统进行了节能分析,提出了火力发电厂湿式冷却系统的节能思想和方案,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优化运行调整及效果分析
钱永贵, 栾立海
2012, 45(9): 72-75.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72.3
摘要
(
)
PDF
(12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田集电厂2×600 MW机组配套的电除尘器为四电场设置,2010年2号锅炉大修后经相关单位对其除尘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2号锅炉的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过对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了提高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方法,并对2号锅炉电除尘器运行方式进行具体优化调整,取得了良好环保和节能效果。
燃煤电站烟气中汞脱除与减排技术
张静怡
2012, 45(9): 76-79.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76.3
摘要
(
)
PDF
(15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现有环保设施的脱汞效果进行评价,简介燃烧前脱汞处理方法、烟气脱汞方法和涉及脱汞的多污染物脱除技术。已有的测试数据表明,SCR系统可将烟气中的元素态汞氧化为氧化态汞,使下游设备的脱汞能力提高;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均能捕集烟气中的颗粒态汞和氧化态汞,后者效果更好;飞灰中的碳含量对除尘器脱汞效率有很大影响,碳含量越高,除尘器脱汞效率越高;现有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能够捕集烟气中的氧化态汞,但也能将氧化态汞还原成元素态汞。采用燃煤中添加溴化物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烟气中氧化态汞的比率,因此可提升现有设施的脱汞效率;多污染物控制技术能够实现SO
x
、NO
x
和汞等多污染物的联合脱除,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塔内浆液pH值及密度测量改进
梁磊, 马洪玉, 丁华, 梁咏
2012, 45(9): 80-84.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80.4
摘要
(
)
PDF
(16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电厂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所用pH计及密度计的取样探头易结垢、磨损,测量管路堵塞频繁,导致脱硫塔浆液pH值和密度的测量出现偏差甚至数据失真。为此,设计了改进型pH计取样装置,并采用隔膜压力变送器代替传统密度计。结合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热电一分厂3×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工程,介绍二者的使用原理及应用情况。实践结果表明,改进型pH计取样装置可有效保护取样探头,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隔膜压力变送器具有监测脱硫塔内浆液密度和液位的双重功能,且维护工作量小,更符合工程应用的需求。
电力经济
基于相关性分析法的电网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指标
宋伶俐,邓长虹, 吴耀文, 徐秋实, 曾凡玲, 黄金凤
2012, 45(9): 85-90.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85.5
摘要
(
)
PDF
(10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电网现有资产设备的运行情况,研究了电网的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以省级电网为研究对象,应用相关性分析法进行指标的优化筛选,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省级电网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北电网为例,验证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火力发电厂脱硝改造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晏敏, 李锋, 朱跃
2012, 45(9): 91-9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91.2
摘要
(
)
PDF
(5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最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的颁布实施,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越来越严格,脱硝改造工作迫在眉睫。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阶段应当是工程设计阶段,针对影响脱硝改造工程造价的因素,如脱硝工艺的选择、装机容量、燃料种类、脱硝改造预留程度、配套改造工程量和工程建设期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基于发热量和硫分的燃煤发电成本分析
张双武
2012, 45(9): 94-97.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94.3
摘要
(
)
PDF
(9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燃煤价格高企及电煤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下,为降低发电成本,燃煤火力发电厂普遍采取扩大燃用煤种范围的燃煤掺烧策略。降低燃煤品质可以实现综合标煤单价下降,提升发电项目的盈利能力。研究了燃煤品质的2个主要参数——发热量和硫分对发电成本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发热量和硫分的发电成本模型,可为发电企业燃煤掺烧成本测算提供有益参考。
考虑多元化水平与排放约束的发电结构模拟
樊爱霞, 秦旭映
2012, 45(9): 98-101.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2.9.98.3
摘要
(
)
PDF
(7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先进的化石与非化石燃料发电技术逐步进入可竞争的发展阶段背景下,研究发电结构演变及其对能源消费总量与排放的影响已成为能源系统模拟的一个关键领域。为了研究技术、经济与环境约束之下的发电技术最优组合,构建了一个考虑多元化水平与排放约束的发电结构变化的模拟工具,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最优化组合方案,研究成本、多元化水平与排放之间的相互影响。预测结果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主办: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电力》编辑部
主编:汤广福 单葆国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未来科技城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区B座315
邮编:102209
电话:010-66603794(编辑部)
010-66603806(广告、发行)
010-62662699-1(技术支持)
传真:010-66603578
国内邮发代号:2-427
国外发行代号:M-276
广告登记证号:京昌市监广登字20190011
新闻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青年编委信息登记表
青年编委信息统计表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申请登记表
论文模板
《中国电力》撰写规范
1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二维码